青青来了,青青和王丽一样,也是读的师范,两人在大学还是同学,后来也在同一所初中教书。只不过青青在大学期间和工作之后都一直没有交男朋友。倒不是说她的自身条件不够好,而是她家有特殊情况,所以她刻意保持单身,可能就因为这样导致她的性格也略微有些古怪,她在读书的时候比较排斥身边的男人。
她的奶奶是日本后裔,说起来这个话题可就太长远了。我们所在的这个城市是个重工业基地,日本人曾经派重兵把守。她的奶奶小时候就是随家人过来的,结果1945年日本战败逃离中国时,溃不成军,匆忙之间并没有带上她奶奶。她奶奶当时大概也就十多岁吧,后来解放了,就嫁给了她爷爷,如果不说,没有人看的出来,她是日本人,因为她的穿着打扮就和普通中国女人一模一样,文革时,为了避免受牵连,谁都不敢说出这个事实,一直到90年代。她奶奶生了她大伯,姑姑,还有她爸爸,她爸爸最小。然后她爸爸要生下她弟弟和她。
日子本来过得波澜不惊,结果就在她上大学的时候,她奶奶的哥哥,也就是她的舅舅爷爷,通过各种关系或大使馆找到了她们一家,日本政府也允许他奶奶带其中一个子女携全家过去,没想到日本老太太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因为她大伯生的是两个女儿,结果老太太想都没想,就申请带她爸爸一家回日本。
所有人的手续都办下来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唯独青青的没有办下来,卡住了。家人告诉青青,大学期间千万不要谈恋爱,说不然以后就去不了日本了。她也这么照做了,结果一直到毕业,她的手续还是没有办下来,然后一直就是等待。所以只有先改变策略曲线救国,先上班再说,边走边看。
一直到她工作三年后,她的手续最终办下来了,她如愿以偿的来到了日本和全家团聚,他弟弟因为去的比较早,已经日本化了,并且找了一个中国的老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但是青青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去的时候年龄已经偏大了,而且日本是一个阴盛阳衰的社会,剩女特别多,别说中国女孩了,就连日本女人在日本都不容易找到对象。
到后来,青青的婚事就这么悬着。所以女人又开始没完没了的催婚,于是每年过年前后青青都会回国相亲,光初一到初五就相了五个亲,就和电视里描述的那样,这几年发生在青青身上的相亲故事,都够写一本书了。青青告诉对方,如果合适的话,可以把伴侣带到日本去,可是越急越搞不来,高不成低不就的。
这一晃青青就变成了大龄青年了,最终她也发现日本没什么好的,新鲜劲过了以后,她最终还是又回到了中国,还是回到学校当老师。周围的同学帮着牵线搭桥,尤其是王丽,热心不已,在王丽的帮助下,青青顺利的和一个化学老师结婚了。反正和谁结婚都一样,不就是搭伴过日子吗?可惜这个化学老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从来不懂得什么花前月下的浪漫。
可是我们的青青却需要灵魂的碰撞,需要精神的交集。但是化学老师是个直挺挺的理工男,外加妈宝男,结婚后,尤其是有了孩子后,就是无休无尽的争吵,各种夫妻矛盾和婆媳矛盾,如世界大战般接踵而来,让青青无处可逃。
所以最后的日子也是以分居告终,化学老师也没有挽留,不知道,真的是因为性格不合,还是因为生了一个女儿的缘故,现在的结局就是和离婚也不远了,唯一的收获就是多了一个宝贝女儿,估计这态势和我也差不多吧。
青青一脸哀怨的对王丽说:“我真是谢谢你。”
王丽倒有些不好意思:“平时在学校里打交道觉得他不错,我没想到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妈宝男,实在是对不住了。”
青青说:“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毕竟我年龄大了,你也不知道会这样,我不怪你,毕竟我得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这是千金难换的。其实他人也不坏,只是两个人确实走不到一起,既然做不成夫妻,那就做个普通朋友吧。”
这种想法真的是和我一模一样,我和谢超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确实不是坏人,可是却再也走不到一起了。人生何去何从,有的时候真的不是自己可以把握的。不免有些感叹和唏嘘。
青青说:“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真的不在乎做不做剩女。”其实做一个快乐的剩女又何妨呢?婚姻不幸还不如不要婚姻。如果一个人能够独自快乐,为什么又要进入两个人的围城痛苦不已呢?
所以世俗的眼光真的可以杀人。到了合适的年龄如果不结婚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如果结婚几年又没有生孩子,别人又会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