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刚要喘口气,忽然发现有悉悉索索的声音传来,定睛一看,一条胳膊粗的花蛇居然出现在灌木丛里,朝着他吐着信子爬了过来。
钟离站稳脚,抽出宝剑,一剑把它在一边,那蛇吃了一惊,迅速地爬下山崖消失了。
钟离拿剑开路,然后,进洞时,点燃了一个事先预备的火把,火把除了照明,还能驱赶蚊虫之类的东西,即便遇到洞里有什么蝙蝠之类的东西,也是很好的震慑武器。
钟离进洞之前,点燃了一个小号土手雷扔了进去,就听嘭的一声爆响,一股子硝烟从洞里弥漫出来,洞里什么东西也没出来,就是连蝙蝠也没有。
钟离想起了那条花蛇,它在这洞口附近活动,什么小玩意也都成了它的腹中之物,因此,倒也清净。
洞内不是很宽敞,低矮但不潮湿,有石如炕,炕上隐约有蒲草的痕迹,上面落着厚厚的灰尘。石壁上有两句题诗:修道百日人未晓,雷鸣三月天已知。钟离点点头,看这书法轻灵飘逸,很是潇洒,能看到吕洞宾的书法真迹着实不错。
钟离此前游玩沂山时,听人说过这两句诗,但是那时这个洞早已经面目全非了,有人还专门塑一座塑像呆呆坐在那儿。
沂山一地有许多与吕洞宾有关的传说,皆因此洞而起,像古松群岭上的试剑石、百丈崖的故事、蒋峪地名的来历。相传吕洞宾临去时曾于壁上题字:“修道百日人未晓,雷鸣三月天已知。”可惜年代久远,剥落无迹。传说洞外石隙间有一松,名“万年松”,据说为吕祖所植,又名“回道松”,这棵松树钟离倒是看到了,如龙如虬,苍劲有力。
钟离插好火把,拧亮了手电筒,开始搜寻,看看能找到什么宝贵的东西。
他没有在墙壁上看到什么剑法之类的画图,显然,这和金庸小说里所说的偶遇什么武林秘籍的桥段不一样啊。
钟离踅摸一圈没发现什么东西,正在失望之时,忽然在石炕的一个旮旯里发现了一个漆盒子,年代虽然久远,但是木头是紫檀一类的耐腐之木做成。
打开盒子,里面有两卷书,用蝇头小楷写就。一卷是纯阳功法,一卷是纯阳剑法。
钟离欣喜若狂,朝着木盒子拜了三拜说:“吕老兄,也不管你是不是成了神仙,反正民间关于你的传说可是不少啊,我最感兴趣的其实不是你的剑法,而是你的纯阳功法,我可是太需要了,你老兄那违反清规戒律的脾气对我胃口啊。”
关于吕洞宾这个人物,历史上真有其人,不过关于得道成仙之类的话,都是神话传说。这家伙经常违反道教的戒律,不拘小节,说起他的劣迹来那首推“酒”“色”二字。在他游戏人间的各种神话传说中,没有一篇故事是能脱离这两个方面存在的。
因此在很多民间故事中,也把吕洞宾称之为“酒仙”和“色仙”。“酒仙”这种说法还自古有之,然而“色仙”就算是吕洞宾独一无二的称呼。 相传吕洞宾曾与一妖媚女子白牡丹大战,一夜也未曾被白牡丹拿下,反倒白牡丹告饶。因此,民间男子对吕洞宾大加崇拜,钟离看到这纯阳功法,自然如获至宝。
他翻开书卷,认真读了起来。要说这功法很多地方和安二给的书本内容差不多,但是,这本功法更加纯正,去除了很多让练功之人走火入魔的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