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通和魏不群也穿了朝服左右站立。
钟离对严嵩说:“严爱卿,今日朝会,就先把周通和魏不群介绍给大家,大家也都自我出列介绍一下自己,什么名字,什么职务,以后你们同朝为臣,要精诚团结。”
严嵩把周通和魏不群介绍一番,当然,肯定是大肆吹嘘一番,他肯定知道,这两个人虽然以前名不见经传,但是既然是嘉靖一手提拔起来的,那自然都不能得罪,尤其是那个周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随时都能盖过他啊。
各个大臣都出列自己介绍自己,钟离也算暗暗记下他们的名字和职务。
众人介绍完之后,兵部尚书毛伯温站出来说:“陛下,这位魏不群魏侍郎,这么年轻就任兵部右侍郎兼任九门提督,陛下,请问这个九门提督是个什么官职?”
钟离脑子一机灵:坏了,这个官职是清朝才设立的,自己当时疏忽了,这可咋办。
钟离脸上依然淡定:“就是禁卫军的首领,朕也是随口这么叫的,禁卫军不就是守卫皇城的吗?”
严嵩出列说:“启奏陛下,陛下新取的这个名字非常好听,以老臣只见,就叫九门提督吧,听着大气,有皇家气派!”
翟銮也出列赞同,说:“启奏陛下,严大人所言极是,老臣也觉得这个名头好听。”
钟离笑笑说:“既然你们觉得好,以后就叫九门提督好了。”
毛伯温似乎不领情,说:“护卫皇城安全,非同小可,不知道魏大人可有什么本事。”
魏不群一看毛伯温的态度,倒也没有介意,拱手说:“毛大人,卑职略懂点拳脚,多少懂一点兵略,以后还请大人多教导。”
“哦,那就请魏大人当众演示一下拳脚功夫如何?”
钟离一听,一开始有点不高兴,心想:你毛伯温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居然这么不给我面子。转念一想:哦,不对,他是不信任嘉靖,担心魏不群是个草包。哎,你毛伯温虽是忠臣,无奈结局很惨啊。
钟离因为嘉靖当初赠给毛伯温的《赠毛伯温》诗,而了解到这个人。毛伯温后来的结局不好,史料记载,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正月,毛伯温班师回朝,仍旧办理都察院的职事,他还不是兵部尚书。
这年十月,那个被巡按四川御史谢瑜称为四凶之一的兵部尚书张瓒去世,嘉靖就让毛伯温临时代理兵部的事务。
张瓒这人在位时不务正业,玩弄权柄,不能尽职,在兵部当了八年尚书,军事上搞得一塌糊涂。
毛伯温这人很负责,当即召集朝臣们商议后奏上二十四条防边建议,军令为之一新。同时,毛伯温还递上关于应当裁减的冗滥人员的二十多条意见,举凡锦衣、腾骧等卫,御马、内官、尚膳等监,这些一向被宦官们占据的部门,都在裁减之列。明世宗称赞这个建议,命令立即照此清理。朝廷中多年来存在的这些弊端得到了很大改善,却得罪了朝廷之中的宦官,这些人暗中忌恨毛伯温,伺机收拾他。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秋天,朝廷征调各地的士兵来防秋,就是秋季丰收季节时,防备北方的元朝残部来掳掠。防了很久没事,顺天巡抚朱方就请撤回临时派驻的客兵。事儿就是那么巧,这些士兵们刚撤了不多久,北寇大举入侵,因为很多地方的防守都撤了,所以他们一度直逼京师近郊。嘉靖十分害怕之后大为震怒,一并逮捕了总督翟鹏,让他充了军,把朱方打死在大棍之下。这时候,那些忌恨毛伯温的人就对嘉靖说毛伯温的坏话,说朱方只是建议撤回蓟镇的客兵,但他无权撤兵,真正主张把宣府、大同的客兵一起撤回的是毛伯温和职方郎韩最。明世宗于是把毛伯温削除官籍,把韩最打了八十大棍,发配到最边远的地方充军去了,途中被赦免归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