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觉先喝一杯茶,卖个关子才道:“见了!并且贺大人听说那蚊香驱蚊极好,当场就让人点上,他非常喜欢那股竹香。”
沈佳肴喜道:“太好了!看来以后你给贺大人送礼,这蚊香要常送啊!”
当日贺大人又让管家送了回礼,都是岭南的特产,管家又道:“大人非常喜欢沈大人这样的青年才俊,以后在新安任上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找我家大人帮忙。
对了,大人的直属上司黄知府,人梗直了一些,但对下面属官小辈极为照顾。沈大人是新科上任,这官场上有不明白之处,不妨多多拜访一下黄大人。”
沈明觉再三感谢贺大人的关照,将管家送走后有些小得意地对佳肴道:“看来这蚊香的生意算是能做了!你就别再为盘缠犯愁了!”
沈佳肴兴奋的和二哥手拉手在屋里跳了起来,破天荒地大方一回,不光三人去酒楼吃顿好的,还给大青买了两斤胡萝卜解解谗。
六月初八,三人到了东莞,拜见黄知府,依旧是送上竹叶蚊香和花茶为礼。黄知府比贺节度使要热情多了,留三人在府上宿了一夜,和沈明觉禀烛夜谈到深夜。
到不是聊岭南的事,而是问沈明觉帝都的情况和他沿途所见。沈明觉回来跟弟弟妹妹感叹:“来岭南的官员都寂寞的很啊!在这里一任就是三年,没门路的一任六年九年都有。
能遇到一个帝都来的官员或是同乡官员的机率太少太少,能一起喝酒夜谈的就更少了。”
说完他又摸上了佳肴的头发,在佳肴还没发火前,他有些庆幸地道:“幸好,你们陪为兄来了。”否则,这三年我要怎么熬啊!
沈佳肴拉下兄长的手:“你若想让我陪你长久一些,就别再乱揉我头发!”
沈明远却奇怪道:“那些大人就不能在岭南交新朋友吗?都来三年了,还交不到几个真心朋友不成?”
沈明觉叹道:“待你到了新安就知道,当地外来官员极少,驻扎的水师与文官相看两相厌,当地土著乡绅语言不通,风俗不同,对外来官员本能的排斥。
这也就是许多官员来领南任职期间,一点政绩一点作为也没有,只想平平安安过三年,然后调任别处的原因。”
跟黄知府报了到,将委任书给他用了印,确定以后的俸禄跟他领,沈明觉彻底安心,三人慢慢地朝新安县去。
沈佳肴对俸禄最感兴趣,问兄长之后得知,俸禄不是按月领,一年领两次,春季一次,秋季一次。每次能领禄银三十两,禄米二十石。
另有可以报销的薪炭、盐、随从衣粮、马匹刍粟、公使钱等等,还有职田两顷。
沈明远听了云里雾里,只那每年能有六十两禄银,四十石粮食就让他欢喜道:“怪不得大家都要读书当官,这当官的俸禄也太多了!
这些银子和粮食,养活咱们一大家都成。大哥,要不要把祖父母和大伯娘都接来?”
沈佳肴却道:“多什么呀多!一月才五两银子,按七品官的配置,大哥还要请一个幕僚,婢女、小厮、护卫,这些都得大哥自己出工钱。
就这点银子和禄米够吗?也是幸好咱俩跟着来了,这婢女和小厮到不用请了。
接祖父母他们来更是想当然尔,咱们一路走来都瘦了两圈,你觉得祖父母的年纪能这样长途跋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