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成郡王一到,竟然会先跟这旮旯小县的七品县令打招呼,并且听其语气,两人还十分相熟的样子。
新安县众官吏心中是又惊又喜,喜的是自家大人跟钦差相熟,这场考察只怕不会有故意刁难之处。政绩顺利上报朝廷,升官发财指日可待了啊!
惊的是他们又想起沈县令刚来新安的时候,所有人都当他是个没后台,推个简单的清洁全城的新政,都是百般遇阻。
而当时的他们,犹如看戏一样,未有一人主动帮忙,都等着沈县令跟前县令一样,放弃政绩,安稳呆三年就成了!
这一状况,直到谢清涛带着一千精兵来新安,让全县官吏百姓见识到沈县令是有后台的,才得以好转。
而现在,他们发现自己还是浅薄了,节度使大人还是沈大人的后台,沈大人明显是秦王的人啊!
果然又听成郡王道:“本王接到圣旨来岭南前,父王还与我道,沈大人沉稳有大志,可与之深交。
再听这晒盐法竟是大人研制而出,果然让人敬佩!”
沈明觉听他提及秦王,想到自己当初得到的委任是这新安一小吏,还是师座秦王介入才成这一方县令,忙恭敬道:
“下官有负师座赏识,来新安已近一年,才出这点子政绩。郡王殿下,谬赞了啊!”
这回连节度使都安静地听他俩人寒暄,他也完全没想到,沈县令竟然跟秦王有旧!幸好他没起贪念,将晒盐法的功劳都揽到自己头上。
否则沈县令悄悄与秦王通一封信,自己的罪责就大了!这么想着他对沈明觉更欣赏了,不骄不躁,有秦王做后台,竟然从未宣扬过。这样低调的年轻人,少啊!
听到成郡王来新安,水师大营的将军副将,浩浩荡荡来了几十人,又是一通寒暄,最后成郡王将一千护卫打发到水师大营扎营。
他只带了十几个护卫还有十几个奴仆进城,饶是如此,人也太多。再加上节度使带的仆人护卫,驿站根本不够住。
主薄先一步去包下驿站附近的几个客栈,待把人都安顿好,果然如沈明觉所料,成郡王根本没挑剔住处。
本来沈明觉在新安最大的酒楼订了两桌席面,为钦差接风洗尘的,结果成郡王直接让自已厨子做了一桌子菜,请沈明觉、节度使和县丞几人同席。
县丞几人是战战兢兢,成郡王多是问关于晒盐的事,也都是沈明觉和节度使与之谈论。
你们说,佳肴和成郡王是发生点什么呢?还是不发生什么呢?
沈明远本来是给郡王仆人指路搬东西的,结果他发现这些仆人都非常专业利落,根本不需要他做什么。
而他又在厨子取的食材中看到一样,心心念念了快一年的东西,洁白如雪的面粉!
沈明远激动的恨不能立即把自己攒的聘礼银子拿出来跟他买,可想到里面那个高贵的成郡王,他怕大官的毛病又犯了,连提都不敢跟人家厨子提。
只能眼睛看着那面粉,脑中却想着它在佳肴的手上,变成细滑的面条,浇个浓香的卤肉浇头,再就一颗蒜,一口面一口蒜,一口肉一口汤,一大海碗吃完,胃和心都满足了。
他都不敢深想,到底多久没吃过面条了!因为一想他就想哭,虽然佳肴变着花煮河粉和红薯粉,可是打小就吃的面条的滋味,还是无法替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