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时间,就留给了航模队,由他们自行安排。
当然,苏晚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都很强,并没有因为没有老师的看顾,就闲了下来。
在航模队的八名成员中,于洋的性子是最外向开朗、八面玲珑的,也很乐意于表现自己。
在大家的一致同意下,他被秦宇选为了航模队的队长。
于洋也很负责,当选之后就马上承担起了队长的职责。
晚上的时间里,他组织队员们复习讨论白天学习到的内容,结束之后,又组织队员们一起阅读资料书。
这些资料书,是苏晚提议,请秦宇定期到国家图书馆、以及各个高校的图书馆里,借一些航空相关的期刊、杂志以及各种类型的资料书。
这些借来的资料,都放在了他们上课的教室里,大家都可以看。
这些资料,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
这几个人里,英文最好的是苏晚。
因为英文资料里的专业词汇很多,也只有苏晚能毫无障碍地看懂,而郑家凯、郭鑫恒几个,则看得抓耳挠腮、磕磕绊绊的,需要抱着字典一边查着,才能大致懂得说的是什么。
这么一来,不仅效率低,还打击人的积极性。
于洋看这样不是办法,就请苏晚把一些难懂的句子翻译过来,以方便郑家凯他们理解。
苏晚欣然接受,反正她也是要看的,看的时候就随手将英文翻译成中文,翻译的时候也不需要追求什么”信达雅“的翻译规则,能够理解原本的意思就行。
因为这样,外文的资料,几乎都是苏晚看过了,其他人再看的。
于洋想了想,就提建议说:
“苏晚,你是看过最多资料书的,想请你从资料里选一些重要的选题出来,以后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举办一次有主题的读书讨论会,这样,也能加深大家的理解和思考。”
这些资料书,是充当一个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辅助作用的,资料书很多,不可能每个人都能看完所有的书,也不可能说看过了,就能将书中的内容记住、理解透彻了。
因此,请苏晚将一些重要的资料筛选出来,再组织大家一起看,一起讨论,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只不过,这样下来,大家的看书任务是轻松很多了,但苏晚的任务却是重了很多了。于洋很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
“知道这个工作繁琐,你会很辛苦,但……”
苏晚笑着打断他的话:“没事儿,我看书的时候,可以一边看一边挑,花不了多少时间的。”
苏晚说的是实话。
这些书,她请秦宇帮忙接过来,本来就是因为她想看。即使没有于洋拜托的事情,她也会找时间将这些资料书看完的。
而且,她的英语好,看英语资料的时候,也不觉得有多辛苦。
她在看书的时候,也会一边看一边做笔记,将重要的、有用的内容记下来。
如果简单一些的,苏晚只要将自己的笔记分享出来就行。
因此,这并不难。
不过,苏晚想到另一个问题,她提醒于洋:
“我们之后是要去到米国比赛的,虽然会有翻译跟着,但我们自己最好也要把英文练好了,不然,我怕比赛的时候我们会吃亏。”
“队长,你要不要去问一下秦宇老师,之后给我们安排一些外语课?”
现在航模队的培训课程,都是飞行理论、飞机设计的专业理论课程,课表里并没有语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