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就让贺延简单地切了一些家里还没吃完的腊肉,蒸上一锅米饭,晚餐就算是解决了。苏晚报的那一堆菜名,要等明天去了副食品厂,买了食材,才能做呢。
也不知道于晴晴在家里是怎么说的,这一次,于家的人没有叫苏晚下去吃饭,而是直接将两份做好的菜连着盘子端了上来。
于晴晴进门,直接将菜放在了餐桌上后,对苏晚说:
“奶奶知道你家的客人远道而来,今天就不叫你去我家里吃饭了。等明天,你再带着贺同志到我家里去啊。”
说着,于晴晴突然凑到了苏晚的耳边,小声嘀咕说:“奶奶说要给你把把关啊。”说完,就逃似地跑了。
……
苏晚本来就打算带贺延去一趟于家的。
如果贺延没来的话,苏晚高考这两天的饮食以及送考接考的事情,都由于家给安排好了。现在不用麻烦他们了,自然也要去说一声的。
但因为于家提前给他们送了东西上来,贺延去的时候,就要郑重很多了。
第二天,贺延陪着苏晚做完了体能锻炼之后,就一起去了副食品厂,除了买做饭要用的食材之外,还买了一些礼品,带去于家的。
于家的人,对苏晚都很热情的,即使是于晴晴的爸爸,看到苏晚来,也都会坐下来笑着和苏晚说几句。
因此,贺延一进门,就被好几双眼睛盯着,那个状况,可比昨天被江秀莲防备的眼神盯着时要压力大了。
江秀莲的性子柔顺,即使是对贺延有防备,但眼神里给人带来的压迫感也有限。
但于家的人却不一样,于奶奶于爷爷,都是经历过风霜、有着丰富阅历的人,看人的眼神,自带审视的意味。
于晴晴的爸爸妈妈,阅历虽然没有两老那么丰富,但因为他们在各自事业上都是担任领导职位的人,当他们要拿出气势来压迫人时,自然也是得心应手的。
因此,一向在人前镇定自若的贺延,被于家四五双眼睛盯着,打量,审视,难得地觉的有些不自在。
不过,在贺家长大的贺延,从小也见过了不少“风浪”,不一会儿就将那丝不自在掩盖过去了。
贺延态度坦荡、言行举止都彬彬有礼,这让于奶奶他们不由得在心里点头,心里的满意也带到了面上。
于奶奶看着贺延,笑眯眯地说道:
“小贺是吧,快坐,我们都把晚晚当作是自己家孩子看待的,你是晚晚的朋友,到了家里,也不要客气啊,小坤,快给你贺延哥哥倒杯水。”
小坤,全名于谨坤,是于晴晴的弟弟。刚刚盯着贺延的几双眼睛,就包括了他的。
不过,与其他人眼中的打量和审视的意味不同的是,他眼中的审视,是在评估眼前的大哥哥是否对他有善意,是否会和他玩。
于谨坤正在读小学五年级,正是处在对年长的同龄人好奇和崇拜的阶段。
贺延这个类型的人,他还没有遇到过。
因此,于谨坤就先好奇地打量着,判断贺延是否是可以接近的人。
毕竟,他这个年纪,也正是自尊心旺盛的时候,是很难接受自己主动接近、却被人冷漠地拒绝了的事情的。
刚才,对上于谨坤一眼明了的眼神,贺延善意地对他颔首。
因此,这时候,被指使的于谨坤小朋友,屁颠屁颠地跑去倒茶,先给苏晚倒了一杯,才给贺延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