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风被碎裂,并没有影响到安装在机舱顶部的实时画面传播装置,所以,地面指挥部里的人,将飞机上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在挡风板颓然碎裂,玻璃飞溅的时候,指挥室里的所有人,都揪心地站了起来。
之后,看到邓原森上半身被强力吸出窗外,陈栩抓住他;看到陈志峰顶着伤努力地操作着;看到苏晚冲过去,给他们戴上氧气面罩;……
看到警报灯刺眼地闪烁着;看到陈志峰的身体,摇摇欲坠;……
粟叶非上尉拿起对讲机,下达命令:“陈栩,你去替陈志峰。”
飞机上的三个飞行员,陈栩的状态,是相对较好的。
而另一边,覃邕宁则凝重着脸去问调度员:“现在高度是多少?”
调度员快速查看数据,“飞行高度七千二百三十米。”
七千二百多米,已经属于是高空了,高压,极寒,氧气稀薄。
处境险峻。
倘若完全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很快就会失去意识。
也是因此,飞机上的人,即使是想要跳伞自救,也做不到。
只迟疑了几秒之后,覃邕宁就对苏晚下达指示:“苏晚,全力协助陈栩。”
“陈栩,稳定飞机,寻找机会迫降,地面会竭尽全力配合你们。”
信号受到了干扰,有着“滋滋啦啦”的杂音,但苏晚和陈栩,都听清楚了覃邕宁的指令,两人齐声应道:“收到。!”
收到苏晚和陈栩的回复之后,覃邕宁即刻让人通知首都附近的空军基地、航空公司以及机场:
让在各航线上行驶的飞机提高注意,必要时刻紧急避让;各基地和机场,即刻准备着提供紧急迫降,准备着紧急救援……
在这一刻,指挥室里,打电话的声音、敲击键盘的声音、调控检测的声音……,声音多而嘈杂,弥漫着紧张,沉重的气息。
似乎,每一分一秒,都分外地难熬,揪心。
相对而言,飞机上的气氛,则显得安静很多,安静到每个人的心跳声,似乎都能听得格外清晰。
按照规定,苏晚不是飞行员,没有操纵飞机的资格的。倘若让非飞行员身份的人,进入到机舱里,机长甚至是要担责的。
但如今的情况特殊,陈志峰和邓原森几乎都处于半昏迷的状态,陈栩自己一个又无法兼顾,所以,所有人都默认了覃邕宁的指示,让苏晚去协助陈栩。
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快速地返航降落。
因为一部分的仪表盘失效了,苏晚和陈栩要做的,一个,是要通过其他未失效的仪表盘,来获取可用的飞行数据,另外一个,就是要通过个人的主观感觉,去感受飞行高度、飞机下沉和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后者,是需要对航线,以及对这架飞机的性能非常了解,才能获得较为可信的信息的。
因此,苏晚就言简意赅地说道:“我来调整仪表盘。” 让陈栩用感觉去获取飞行信息,并一边控制操纵杆。
陈栩有片刻的迟疑,但最终也没有反对。
因为担心苏晚出错,起初陈栩还分心指导她。但慢慢地,陈栩就注意到,在他的意思还没有说明白,苏晚就已经操纵好了。
看着苏晚那沉静的神情,以及利落的动作,不知道为什么,陈栩的心底,就产生了一股衷心的信任。
这种信任,只有在和战友一起时,才会出现的。
这一刻,陈栩在心中,将苏晚视为了战友。
指挥室里的人,有通过了实时监控,看到了苏晚的动作,所有人的神情,都紧绷着,有一部分的人,眉头紧皱,眼里除了担心之外,还有着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