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话,研究型人才,做不来管理的工作,您看看老人家生生把一个祖传的酒坊给玩关门了,就别强人所难了。
可是,林大小姐手头上也没有可用之才啊!
要不说“人脉”很重要呢,林葱儿掰着手指头数数,能得她的信任,又有这个管理能力的人,目前,真找不到。
二大爷是一村之长林氏族长,去“歇马亭”酒坊上班,不合适。
林大牛这段时间成长很快,可是,人家父子三个目前全身心投入到拉面摊子上了,你把大牛撤出来,林有财可没有掌舵的本事,更何况齐氏一直虎视眈眈盯着收钱的竹筐子呢。
稻花婶儿,二大娘?更不行,家里人肯定不同意,妇人家,能被允许在本村抛头露面谋营生就算很不错了……
“容我想想的……”,林大小姐微皱眉头,实在不行就自己两头跑跑?或者在酒坊的老雇工里面踅摸踅摸管理人才?
下晌儿,作坊里来上工的齐全了,二大娘抽空找林葱儿商量:“咱村里有来找我批发粉条的,卖不卖啊?”
“当然卖啦!”林葱儿一摊手,“蚊子再小也是肉啊,您就做主卖,再辛苦些做个账目就行。”
二大娘的嘴角上扬幅度很大,就好像在从内心里往外溢出兴奋之情:“那要是明儿个凑不够一车的粉条数量,你可别埋怨我。”
怎么还会影响到发货的数量?林葱儿的圆眼睛瞪着,全是不相信。
“就咱村里那些回娘家的小妇人,撑死了也卖不出多少吧?”林大小姐说话很直白,昨天和今天林洼村的回娘家大军浩浩荡荡,她是知道的,但对于结果,并没有太多的憧憬。
只是给大家伙多增添一条挣小钱儿的道路而已……
二大娘的大巴掌,拍在林葱儿后脊梁上,眼睛也斜睨着,反驳说:“瞧把你能耐的,还看不起咱村里的娘儿们的本事了?告诉你吧,今儿找我买粉条的,有好几家呢,加起来的数量,嘿嘿,超过了五百斤!”
五百斤并不算多,但也远远超出了林葱儿的预料,难道林洼村的村民们懂得自己先投资,再出门挣别村的钱了?
二大娘恨不能把尾巴翘起来,接着补充道:“这里面,我家小五跟他媳妇,就提前订出去了三百多斤粉条,小五说了,他还能接着再卖出去更多呢!”
二大爷家的小五哥,林凤奇,上次侦破林石头半夜跳墙案的那个聪明小伙儿,二大爷心中内定的接班人,竟然还有经商做买卖的小才华?
林葱儿来了兴致,拽着二大娘的袖子追根问底:“您跟我说说,小五哥是怎么一天的功夫推销出去三百多斤粉条的?”
其中肯定有超过其他十几户人家的策略手段!
二大娘的眉眼都要化开了,她很神秘的压低了嗓音,说:“小五带着媳妇回娘家,直接问的丈母娘,她村里谁家要办席面娶媳妇……”。
好聪明啊!瞄准了客户,再拿着粉条样品找过去,推销又便宜又好用又新奇的食材,那几乎就是一去一个准,不会失手。
这就叫做“有的放矢”,比起纯粹的磨叽娘家人买几斤吃吃看,可是高明的太多了。
就凭这一招儿,林葱儿就做了决定,她得跟这位聪明机智的小五哥,好好聊一聊。
“二大娘您再辛苦一趟,直接给小五哥送五百斤粉条过去,可以先赊着货款,如果明儿晚饭前能卖干净,叫他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