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天运大少 > 第一章 引子

第一章 引子

荷花别样红”,宝应素有“苏中沙家浜”的美誉。宝应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自唐代在这里置郴县始,宝应已经有了悠悠一千二百多年的文明史。这里诞生过“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明代画坛巨匠陶成、清代经学大师刘宝楠、京剧鼻祖高朗亭等历史名人;也有着“九里一千墩长,荷园八宝亭秀”的景观风光。古戏台画川书院是一处别致的景点,充分体现了纵棹园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高的戏台与连廊相接,戏台的斗拱上雕刻着一个个戏剧脸谱,尽显设计者匠心独运。宝应是京剧鼻祖高朗亭的故乡。传说乾隆三下江南曾驻足宝应,在这座古戏台上看戏,由此可见当时的盛况。宝应还是文人骚客灵思妙发的地方。宋代大诗人杨万里在《过宝应*新开湖》诗中留下了:“渔家足可压尘嚣,结屋圆沙最近梢。”的佳句,明代礼部尚书倪岳在《夜渡宝应湖》诗中也赞道:“湖光晃漾水波平,夜半舟人静不惊。”宝应是电影《柳堡的故事》的原摄地,一曲《九九艳阳天》至今还经久不息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唱着。

运河水不仅承载着南来北往的船只,而且孕育、滋润着沿岸的运河儿女、运河城市,宝应地处苏中里下河地区,夹于长江、淮河之间,是扬州市“北大门”,秦时建县,始名东阳*,隋初改为安宜*。传说,公元762年,也就是唐上元三年,此地有一尼姑得八宝献于皇上,唐王肃宗视为祥瑞,称此为“定国之宝”,就将上元三年改称宝应元年,得宝之地也改县名安宜为宝应*,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以"帝王年号"定名的县邑,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宝应土地肥沃,气候温润,宝应西有湖、东有荡,五湖四荡,如九块翡翠镶嵌在这片宝地上。水连水,水依水,水乡风景,如诗如画,西湖东荡,百里荷香,是全国著名的“荷藕之乡”。我们的主角高大少的家乡就在这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大运河畔的宝应。

本文由小说“”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