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天运大少 > 第五章 大少成长(二)

第五章 大少成长(二)

的传说,美丽又动听,其实,这只是当时人们敷衍润色的一出“好戏”。安史之乱以来唐王朝一直未能太平,战乱迭起,人心浮动。此时,唐肃宗急需一个为臣民所能接受的方法,让儿子正位。也许是楚州剌史善于揣摩帝意,借助“天降符瑞”之故伎,献八宝给皇上,并编了一段神话传说,自然是一拍即合,龙颜大悦。然而古代史学家们却将此事郑重其事地载入了史册。《新唐书》说:“楚者,太子所封,今天降宝于楚,宜以建元,乃以元年为宝应元年。”如此道来,八宝的传说并非语出不经,难怪千余年来一直为宝应人津津乐道。

八宝亭历经沧桑,是历史风云变幻的见证。文人雅士、骚人墨客每至于此,总要凭吊一番,留下不少诗词歌赋。明吴敏道诗说:“万木河干秀,千年宝气浮。家家事蚕作,拾得采桑钩。”“采桑钩”即为八宝之一。清宝应县令岳东升则这样描述:“一日昧爽,过其处,见云气殊常,备诸色相,或明如珠,或润如玉,或缤纷交互,如紫翠玄黄诸瑰伟并陈而借采然。嘻!霏霏乎,煜煜乎,万态奇观,昭回天地,即真如登受时或未乃尔。”大肆渲染,笔下景致真个妙如仙界。

历史上,八宝亭乃是运河古道的一颗璀璨明珠。唐苏鄂《杜阳杂编》说;“真如获宝所居,河圩高敞,培物润戊。”宋诗人梅尧臣《宝应道中》是一片丰收景象;“青青老菱叶,下有繁实尖。浪头拨船女,到手终不嫌。”清邑人刘家麟的描写更是清新自然:“秋水长天飞野鸭,夕阳门巷卖家菱,”一派鱼米之乡的风景。

“泽儿,你听了故事就赶紧回家吧,一会儿你爷爷该着急找你了,把今天干爷教你的东西都记在脑袋瓜里不许忘了,知道吗,回头我还要考你的,对了,回去告诉你爷爷,就说潘老头的传家宝已经在我这儿了,让他就别惦记了,哈哈,哈哈!”王五爷一付心怀大慰又有点得意洋洋的对高泽说道。“干爷,我知道了,你是想气气我爷爷是不是啊?下次还要给我讲故事,不然我就不和爷爷说了!”小家伙可不吃这一套,直接点破了干爷的小心思,还直接的谈起了条件。王五爷苦笑着说:“嘿,这小东西,机灵鬼,也太不把干爷放眼里了是吧?好好好,下次啊,不但讲故事,还让你看干爷的宝贝,这总行了吧!”“哦,看宝贝了,看宝贝了!”小家伙边说边蹦蹦跳跳的出了火星庙往家里走去。

本文由小说“”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