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种什么,收成都很一般的。
“我再问一下,明年还要继续种水稻吗?”
应役的农民不假思索的点点头:“当然啊。不种怎么能行呢?”
像福建,广东一带,就只是种水稻,一年两季到三季。
而南京这边,冬日干燥且阴冷,根本不适合水稻的生长。
“好,多谢。”
了解完了以后,朱标拱手,随即转身离开。
他先前想的是,他的根在这里,去沿海一带研究杂交水稻,那根本不可能。
如今百姓安居乐业,战争极少,纵然是用多一点时间也无妨。
回去后,朱标凭借记忆,将雄性不育水稻画了出来。
交给了手下,让手下分布在四周,提醒农民,若是遇到类似的水稻,第一时间告知与他。
接下来,这一块就是等消息了。
不日便是中秋节。
中秋节,休假一日,百官可不上朝,百姓可不耕种,学子不上学堂,商贾可不经商。
难得的休息日,朱标自然是进宫陪朱元璋和马皇后。
前一日他便吩咐了御膳房,为他留了糯米粉,粘米粉,白糖,红糖,玫瑰花瓣,红豆,花生等各式各样的材料。
还让人在御膳房的外面,用他给的混凝土方法,建造了一个简单的烤箱。
中秋这天早晨,天还不亮,朱标便来到了御膳房。
和面,煮红豆,熬制玫瑰糖浆。
他一点一点的来。
一旁的庖长想来帮忙,都被朱标阻止了。
他要做两种月饼,分多种口味。
甜的就两种,一种红豆的,一种玫瑰味的。
咸的有火腿,咸蛋黄。
馅料炒制完成后,朱标重开一口锅,里面放上水和蒸笼。
他把糯米粉和粘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放在蒸笼里。
等待一刻钟后,拿出来,放在一边晾凉。
朱元璋听闻朱标在御膳房做月饼,兴冲冲的带着马皇后前来观望。
“厨房琐事,乃庖长或女眷擅长,标儿常年忙于政务,竟还会下厨,咱倒是要好好的瞧一瞧,标儿能做出什么名堂来!”
那语气里,还有点幸灾乐祸的成分。
朱标一听这话,立刻甩手不干了。
“我看老头子行的很,那我在一旁解说,你来做。”
朱元璋立刻给了他一击眼刀:“少使性子,亲自下厨是你自己决定的,和咱没有任何关系,咱幸灾乐祸也是按常理推断。”
马皇后闻言,捏了下朱元璋的耳朵。
朱元璋立刻护着耳朵,略带生气的看过来:“标儿都无法无天了,你还护着他!”
朱标看了眼,嘴角有一抹淡然且美好的笑。
他回过身,继续揉面。
揉面时,他分批次加入猪油。
揉好了以后,放在红豆馅,仔细的包裹上,放在一旁。
他一连做了八个。
做好以后,他在锅里面放上油。
这时候的他,用刀在包好的月饼上,划上弧形。
朱元璋好奇的凑过来看:“不是做月饼吗?月饼有弧形的?”
朱标:“这是酥油莲花月饼。”
酥油莲花月饼?
朱元璋皱眉。
没听说过。
待油热,朱标把月饼放进去。
同时,用勺子,一瓢一瓢的浇油到被他画了弧形的月饼上。
朱元璋:“你这多麻烦啊,直接翻过面不就好了。”
朱标斜来鄙夷的视线。
马皇后在一旁看得认真。
她隐隐觉得,这是新的月饼,一种可以流行起来的,好看,好吃的月饼。
“老头子你不食肉糜就闭嘴吧。”朱标的口气充满了嫌弃。
朱元璋:你让我闭嘴,我还就偏不闭嘴。
“事多,无用。”
“厨艺你不擅长,还是规矩一点,处理奏折吧。”
“做吧做吧,反正你做出来,咱不吃!”
朱标:……
慢吞吞的回过眼,上下打量了一脸傲娇的朱元璋,他点点头:“行,做出来了谁吃了谁就是小狗!”
“哼!”朱元璋傲娇的扭过头去。
随着朱标不断的朝着弧形浇热油,被酥油一层一层隔开的面皮慢慢的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