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问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可书页上的字却是见都没见过,像芍又不是芍,大字旁边一个九,下边还有被包围的六,完全看不明白。
这时,史文姬道:“子瞻兄,你不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吗?难道这些字你一个都不认识?”
苏轼顿时明白过来,史凤鸣是专门来嘲笑自己的呢!
不过他并没有生气,反倒是起身请教:“凤鸣兄,是苏轼飘飘然了。烦请告知,这上面记载的都是什么?”
史文姬笑了:“苏家二郎,你怎么连琴谱也不识得?”
原来是琴谱,苏轼恍然大悟,无怪乎不认识。
琴谱是是女子和伶人才学的,一般的读书人都没见过。
苏轼虽被捉弄,但一点也不生气,反倒虚心地在自己的对联上添了几个字,变成了: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史文姬洋洋得意:“子瞻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眼瞅着哥哥被人奚落,苏辙开口道:“琴谱都是女子学的,史兄长得像个娘们不说,就连喜好也和娘们差不多。”
史俊臣生怕妹妹又闹出事端,急忙上前拦着。
史文姬不甘示弱讥讽道:“那山中竹笋,长得是又高皮又厚,只可惜腹中空!”
这分明是说苏辙长得魁梧,肚子里却没墨水。
苏辙头疼,若对方是个男子,揍一顿就完事。
可对方是个女人,怎么搞?
和女人讲理开口就是输。
算了,苏辙只好闭嘴,打算息事宁人。
可合该他运气不好,旁边一同学跑过,不小心绊倒了文姬,苏辙下意识伸手去扶,两个人都一起摔在了地上。
好巧不巧,苏辙无意间抓住了“软绵绵”的地方。
“啪!”
史文姬给了苏辙一个响亮的耳光,红着脸跑了。
史俊臣是左右为难,只能先去追妹妹。
苏轼望着弟弟被打偏的脸,道:“三郎,你没事吧?”
苏辙揉着自己受伤的脸,大喇喇道:“哥哥,我没事。”
“真的没事吗?要不要去看看郎中?”
苏轼没法不担心,弟弟脸上有明显的五指印,那史凤鸣是真下了狠手。
苏辙郁闷,这都什么事啊!
那以后,史文姬好久都没出现在学堂。
就在苏辙以为她退学了的时候,史文姬又来到了学堂。
只是这一次她变得特别安静,不管做什么都离苏家兄弟远远的。
苏轼瞧见,总是劝说弟弟宽宏大量和史凤鸣和好,但苏辙是打死不当舔狗。
这可把夹在中间的苏轼和史俊臣给为难坏了。
冬去春来,又到了踏青的季节。
这一次,刘微之把学堂搬到了大自然,带着学生同去踏青春游。
来到郊外,看见万物蓬勃的样子,刘微之让大家各做一首春景诗。
很快学生一个个都念出了自己的作品。
刘微之听后只是微微颔首,却不作置评。
最后只剩下苏轼两兄弟。
苏轼拱手念叨:“春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
刘微之听完眼前一亮,苏轼的才华当真是别人难以企及。
待到苏辙时,刘微之先说道:“子由,你若是再像上次一般胡诌。我定告诉你父亲!”
苏辙什么都不怕,就怕爹生气娘唠叨,于是他思索了一会儿便赋诗一首:“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
史文姬本站得很远,可苏辙的诗依旧字字清晰飘入耳内。
他的诗初听不觉有甚出奇,但胜在清丽脱俗,又和哥哥的诗相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