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的,苏辙抓住沈括的手:“等等,把你的图借我看看!”
“你想干什么?”
沈括的脸依旧很臭。
和沈括的地理狂人不同,苏辙更有野心。
“刘波,你还记得咱们班有个同学,他爸就是煤矿老板。咱俩还是坐公交的时候,人家就已经是跑车代步了!”
沈括明白苏辙的意思:“可是子由,这宋代生产技术太落后,开采冶炼就更是难上加难!”
苏辙道:“只要有钱有人,没什么是干不了的!你之前是一个人,但现在不同了。”
诚然,沈括也很心动:“煤炭、石油、铁矿从古至今都是最重要的资源。”
苏辙道:“我有一个想法。这个时期烹饪的方式主要是蒸和煮,炒菜并不流行,主要是炼铁技术差、效率低下,炼出来的铁大部分都做了兵器。如果我们能大规模炼铁,就能普及铁锅,改变宋朝人的饮食方式。”
沈括兴奋接话:“子由,你从前不是念的建筑设计吗?有了铁,就能做钢筋,咱们还能在古代做房地产开发商,修高楼建筑,不仅大赚特赚,还成了划时代的巨人!”
每个男人的基因里都渴望建功立业,都渴望有一番大作为。
这些畅想确实令他们激动万分。
不过苏辙又很快冷静下来:“现在是皇权时代,咱们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掉了脑袋。挣点钱就行了,步子不要跨太大,小心扯着蛋。”
沈括小心翼翼凑近苏辙:“子由,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哥哥苏轼吧?”
不管是经商挣钱也好,还是遮盖锋芒也罢,沈括能想到的就只有一个理由。
苏辙起身:“我该回去了,不然我爹又该骂我了。”
望着好兄弟的背影,沈括竟升起一抹同情。
同为唐宋八大家的苏辙,一生都在捞哥哥,一身的才华也被哥哥掩盖。
兴国寺,静室。
苏洵看见里边又只有二郎一个人,愤愤道:“那个混小子又去城里厮混去了!”
苏轼帮着弟弟说话:“爹,如今城中出了瘟疫,考试也延期。三郎古道热肠,去城里也是关心百姓疾苦。”
苏洵听了更生气:“若心中真的装着百姓,就应该更加刻苦用功,将来考取功名,成了一方百姓的父母官,才是真正为百姓做实事之时!现在他去除了添乱还能干什么!”
莫愁端着茶进来,听见父亲的埋怨,也替哥哥说情:“爹,三哥哥不是莽撞之人,我相信他做的事自有道理。您喝喝茶,消消火。”
正说着,溜回来的苏辙见父亲正在气头上,硬着头皮走进静室:“爹,我回来了,您别生气。”
“你个混账!我们卖了家产千里迢迢到东京是为了什么!你居然每日出去厮混,和那些纨绔有何不同?”
苏洵正说到激动处,忽然神色骤变,一脸痛苦的模样。
莫愁关心道:“爹,您怎么了?”
苏洵按着肚子连腰都直不起来。
苏轼想到城中得病之人的症状,惊道:“父亲,您是不是肚子疼。”
苏洵根本来不及回答,就直直往茅厕奔去。
如此来回往复多次,苏洵浑身都没了力气。
苏辙赶紧取来蒙脱石给父亲服下,头一天好了一些,第二天又开始呕吐,症状更加严重。
更令人头疼的是,哥哥苏轼和妹妹莫愁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
苏辙忙不迭让胡缨去把沈括接到兴国寺来。
在等待的时辰里,躺在床上的苏轼拉着苏辙的手:“子由,我是不是快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