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舍人拿着芴板奏表:“陛下,您体恤天下百姓,在汴京遭遇洪灾时,朝廷拨了八十万两银子赈灾。包拯身为开封府的权知却中饱私囊。”
耿直的包拯一听,怒不可遏:“一派胡言!若论家财,中书大人刚刚娶了第六个妾室,生养了七八个儿子,那才是家大业大。”
官家子嗣稀少,尤其是没有儿子。
中书舍人瞥了瞥官家的脸色,不敢再吱声。
太尉道:“圣上,老臣听闻包拯收了来凤街商户的贿赂,要包庇真正的罪犯!”
包拯驳斥道:“陛下,根据老臣调查的证据,是镇国大将军眼红来凤街生意兴隆,威逼商户强买强卖。商户不肯才和石涛起了冲突。”
一位武官上前道:“陛下,我们军人为大宋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镇国大将军,劳苦功高。如今包拯把他下在牢狱中,让我等武将作何感想?”
包拯早就料到会有今日之局面,更不想官家为难,举起芴板道:“陛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臣子有功自该奖赏,若有罪,就必须依律处置,方能彰显我大宋威严,陛下之圣明!
因而臣在此恳请陛下,让开封府、刑部、大理寺三司会审,以确保案件的公正!也免去别人在包拯背后指指点点。”
枢密使韩琦道:“陛下,我觉得此法可行。既能保证公正,又能堵住悠悠众口。”
赵祯也有此意,遂下令开封府、刑部、大理寺三司会审。
审理之前,镇国夫人命人给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送礼,可人家根本不敢收。
主审官是包拯,又是官家亲自下令三司会审,谁敢在里边动手脚?
审理当日,包拯端坐中央,左右两边分坐刑部尚书、大理寺卿。
随着包拯的一声惊堂木响,三司会审正式开始。
石萧被押解到了大堂。
包拯厉声道:“石萧我且问你,你在郑州强占百姓千顷良田;纵容下属强抢王屠户女儿做妾,王屠户女儿不从,被凌虐致死······为了一己私利,构陷南康郡王韩彪谋反,致使他家被满门抄斩。以上种种,你可认罪?”
包拯一口气念了二十多条石萧的罪名。
石萧道:“这些都是下属所为,和我没有关系,我顶多算失察。包大人也不用兴师动众把我下在死牢,还拉着刑部和大理寺一起审我。”
不见棺材不掉泪,包拯吩咐衙役:“带人证!”
除了南康郡王案,其他所有的人证、物证统统都在公堂之上审理了一遍。
就是这些也足足审理了两天。
到了第三天才开始审理最重要的案子。
自此之前,高达从石卓口中得到了当年诬陷案的许多关键人员。
高达亲自带着人抓捕审讯,得到了十分重要的证据。
即便是人证物证摆在了石萧面前,他依然不肯认罪。
包拯道:“好!那我就请出最后的证据。石萧,你想抵赖是痴心妄想!”
一个村妇在一个十多岁少年的搀扶下缓缓走进了公堂。
石萧在看到那两人时,吃惊的神情不言而喻。
因为这十年来,他也一直在寻找他们。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西夏奸细马靖的妻儿。
当初石萧让马靖诬陷韩彪的时候,就是用马靖的妻儿威逼利诱。
承诺只要他拉着韩彪陪葬,定会善待马靖妻儿。
可是马靖心里清楚,只要妻儿活着就是石萧的眼中钉肉中刺。
为此他把妻儿乔装打扮送出了城,嘱咐他们隐姓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