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空空道人从怀里掏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扔到苏辙手中。
苏辙拿起来一看,这矩子令的材质很特殊,像是玄铁之物。
矩子令像一团火焰的形状,前后都有字,前边写着“令”,后边写着“墨”,拿在手里还沉甸甸的。
不过苏辙还来不及细看,矩子令就被空空道人收走:“好徒儿,为师先走了。咱们京师相会!”
“师父!”
苏辙刚喊出口,空空道人就没了踪影。
苏辙幽幽叹气,师父总是来去无踪,他都习惯了。
从老祖山回去没多久,苏辙一家就启程前往京都汴梁。
这一次,他们没有走陆路,而是租船走了水路。
一路上岷江风光和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美不胜收,沿途还有许多名胜古迹。
就连诗仙李白也曾留下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每到一处,苏轼就会拉着妻子、弟弟下船游玩。
山川的风光能使人心情舒畅,从眉州到汴京一家人就足足走了小半年。
途中父子三人还写诗一百余首,被文姬编撰成《南行前集》。
一家人到达汴京时,正是早春二月。
苏辙早就吩咐留守在汴京的韩世英,提前备下了大宅子。
因此苏家一到京师立马就能安顿下来。
宅院里有花圃,还有庭院,环境优美,比在眉州的日子还要惬意,苏洵为之取名“南园”。
三年前,苏轼和苏辙进士及第,本该授予官职,只因为母守孝拖延至今。
回到京师后,苏轼被授予福昌县主簿,苏辙被授予渑池县主簿。
两个官职都是九品,兄弟二人皆看不上而辞任。
大宋本就冗官冗员,你不要自然有人争着要。
等了许久苏轼都没有再等到心仪的职位。
但对于苏辙来说却无所谓,反正别说芝麻小官,就是朝廷大员他也没兴趣。
苏辙一心想着师父的话,可是一直不见师父的踪影。
肯定是又被他骗了!
墨门自始至终不过就他们俩人罢了,哪里来的天下第一帮派!
一日,苏辙和韩世英正在一家茶肆吃茶。
二楼上,茶博士送来了茶水和点心。
苏辙道:“世英,这三年,汴京的生意全仰仗你照看,为兄感激不尽!”
韩世英笑道:“哥哥这是说的什么话。你我亲如兄弟,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再说了,若不是,我和手里这么多兄弟,以及他们的家眷还不知道怎么过活呢!”
苏辙道:“既如此,咱们都不用客气!来来来!咱们以茶代酒喝一杯!”
离京三年,好多事苏辙已经跟不上,两人就在茶肆里尽情畅谈。
苏辙倚在二楼栏杆上,一手拿着折扇,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附庸风雅。
忽的,耳尖的苏辙听到楼下传来熟悉的声音。
他连忙往下一看,只见楼下一个老道士正拉着一个少年。
那老道士不是别人,正是苏辙的师父空空道人。
只听空空道人说道:“这位公子,我看你骨骼清奇,是个练武的奇才。我这里有本武功秘籍,你要是买去练个三五年必能有大成!”
咦?这台词怎么这么耳熟?
苏辙没有惊动师父,继续看热闹。
只见那少年厌恶地躲开了。
没多久又来了一个书生,空空道人扯着他道:“这位公子,我看你印堂发黑,是不是近日赌场不利,输了不少钱?”
那书生大为惊异:“你怎么知道?”
“我不仅知道你最近走霉运,还知道你家三代单传,你还你把你母亲给你娶媳妇的钱都给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