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宋:大哥又让我当冤种! > 第284章

第284章

话已至此,王弗还能说什么呢,只好顺着下台阶。

太过絮烦,就会惹人恼了,王弗显然知道分寸。

苏轼虽固执,但还不至于听不进别人的劝告。

他暗暗把妻子的话揣在肚子里。

一日,苏轼在衙门里又处理好了公文,杨石头就立马上前:“老爷,前日你说要去看‘饮凤池’,是否现在要去?”

苏轼正要说好,但转念又想起妻子的话,遂说道:“今日身上有些困乏,石头,你出去给我买点吃食回来。”

杨石头拿着钱去了。

等把杨石头支走,苏轼便独自走出了衙门。

顺着大街,他走了很远,忽的看见了一个乞丐,上前问道:“老翁,你今年高寿?”

那老乞丐抬眼一看是苏大官人,立马恭敬回答:“老身今年六十有五。”

听老者是凤翔本地口音,苏轼请求道:“老翁,你可知这凤翔府穷苦百姓都住哪儿?”

哪怕是汴京城,也有繁华的大道,也有破旧的小巷,更何况小小的凤翔府?

老乞丐道:“大官人问这个就问对人啦!请跟我来。”

穿过好几条街道,老乞丐带着苏轼停在了一片低矮的房屋前。

这里是凤翔城内最低洼的地方,夏季潮湿闷热,冬天寒冷刺骨。

住在里边的都是些生活十分艰难的穷人。

看着这一场景,苏轼的脚步都变得沉重。

一家破旧的房屋面前,一个老婆婆正在门口缝补衣裳。

尽管那老婆婆身着麻布衣裳,但却十分干净整洁,身上的气韵和农家老太不同。

苏轼上前询问了老人家的年纪,当问道她的孩子时,老婆婆忽然痛哭起来。

苏轼忙问:“家中可有什么变故?”

老婆婆哭诉道:“我家原本开着一家书铺,日子也算过得不错。可是‘衙前之役’让我没了儿子,还要赔偿丢失之物,所以成了这般光景。”

所谓衙前之役,就是官府每年征召百姓免费做徭役。百姓对朝廷不仅要缴纳税款,还要出劳力。

有钱人家花钱就可以免除徭役,可怜穷苦百姓哪怕不愿意也会被衙门里的皂隶抢抓去。

苏轼不解:“朝廷征召百姓干活不假,只是怎会没了儿子还要赔偿?这却是为何?”

一旁的老乞丐介绍道:“凤翔府盛产粗壮的木材,于是官府年年都要征召壮年沿着渭河入黄河,把木材和上供之物送去汴京交割。若中途出了事,那负责押运的壮年就要负责赔偿。”

苏轼吃惊:“就算人死了也要赔偿?”

老婆婆越哭越伤心:“官府哪里管我们的死活?我儿子尸骨无存,还要赔偿官府丢失的东西。不赔,就把我和夫君抓紧了大牢。不得已我们赔了银子,可我夫君却病死在了牢里。”

苏轼听了心痛万分。

老乞丐又道:“大官人还有所不知。凤翔府的百姓不仅承担着把木材等物品运送去京城的徭役,还要负责把粮草、兵械等物运送到前线的兵营里。凤翔府本就因边境侵扰而民生调蔽,这衙前之役更是让无数百姓家破人亡。”

带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苏轼连着几天跟着老乞丐走遍了凤翔城内的各个角落,还去了城外查看农家的生活境况。

越看他就越吃惊,越看越忧心。

刚进了城门口,苏轼头重脚轻,差点摔倒,幸好老乞丐及时扶住:“大官人,我见你脸色不好,是否身体不适?”

苏轼强撑着道:“多谢老翁这几日相陪。这些碎银子你且拿去买点吃的穿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