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现在大局已定,可契丹依旧在边境抢掠,十分嚣张。
想起后面的靖康之耻,苏辙就如坐针毡。
辽国、耶律重元,始终是大宋的心腹大患!
想到这些,苏辙心中就更加不安。
在他身后的床上,文姬睁开了眼睛。
女子的心最是敏感,枕边人有些许不对劲就会有所察觉。
这些日子,夫君表面上与平常无异,但实则心事重重,哪怕是晚上也睡不安稳。
文姬想问,但她担心丈夫不愿说,所以一直在等,等着夫君愿意和他倾诉的时候。
可是眼下看来是不可能了。
文姬下床,拿起外套披在夫君身上:“三郎,小心着凉。”
苏辙回头一看,竟是文姬。
“娘子,我吵醒你了罢?”
文姬微笑着摇头:“三郎,你是否有心事?”
苏辙遮掩:“我只是口渴,起来喝杯水而已。”
文姬叹道:“你我夫妻八载,你的心事怎么瞒得过我?最近你总是睡不安稳,睡着了也紧锁眉头。我瞧着也心疼。”
“文姬······”
苏辙感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
文姬握住苏辙的手,循循善诱:“三郎,夫妻本为一体。彼此分享快乐,就变成了两份快乐;彼此分享难过,难过就变成了一半。还是说三郎觉得我不是一个好的倾诉对象?那么你天亮就去寻沈郎君和世英他们。”
文姬的豁达让苏辙敬佩。
其实苏辙也在思考着要不要告诉文姬,但又怕她担心,怕她不同意。
如今文姬主动提及,他就一五一十把昏迷时,地府的见闻,以及对契丹人的担忧统统说了一遍。
本以为妻子只会劝慰自己一番,没想到文姬竟说道:“官人,你想去辽国为包公报仇,你尽管去!家中自有我照料,你不必操心。”
去辽国,苏辙不是没想过,可后顾之忧太多,他自己都没下定决心。
妻子竟只听了自己的思虑就坚定支持。
苏辙错愕:“文姬,去辽国之事非同小可。而且不知何时才能归来,你真的支持我去?”
文姬道:“尚在闺阁之时,我就立志要嫁这世间英雄!王昌龄诗中说:悔教夫婿觅封侯。我却不以为然。做人岂能贪心?又要夫君有成就,又要夫君守在身边。两全其美固然好,可世间难寻。
我与夫君成婚八载,其中六年朝夕相处,文姬已然心满意足。官人是大英豪,大枭雄,我怎么能成为你的牵绊?我不止不能成为你的牵绊,还要做你坚实的后盾,在你需要钱和人的时候,寄予你支持!”
苏辙激动:“我的好娘子,你的眼光和魄力当真是男子也比不上!”
文姬道:“官人重情重义,包公又是你的大哥,你去辽国报仇为其一。其二,国泰才能民安。晋有八王之乱,汉有王莽篡权,唐有安史之乱。但凡战火纷飞,百姓便会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咱们苏家亦不能幸免。
文姬不能为了一己之私把官人困在身边。契丹人嚣张,一直妄图大宋疆土。官人若能成事,便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也是守护了家人平安和蜀商会的安全!”
还有一种可能文姬没说,若失败就是身首异处。
有些话苏辙也没说,他为了天下却负了妻子,为了妻子却会负了天下。
可是苏辙和文姬是少年夫妻,志趣相投,心意相通。
这些话即便不说,两人也都各自心知肚明。
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个能干有魄力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