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铁锅,我们还打算制造硬度更高,韧性更强的合金,这样就可以用在建造房屋和航海大船上。有了煤炭,百姓们冬天的取暖问题也能够得到解决······”
沈括说了很多,仿佛他不是在为莫愁解释,而是在描绘自己脑海中的伟大构想和蓝图。
尽管莫愁有很多听不懂,可她依旧听得很认真很仔细。
她默默盯着夫君脸上的神情,那是一种写满了希望和干劲儿的模样。
她为夫君感到高兴,也被夫君的设想而折服。
莫愁暗暗想,她嫁给了这个世上最优秀的君子,那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
从今以后,她也要让自己,就像文姬嫂嫂一样,做一阵清风,把她们最爱的人,最崇敬的人送上九万里的苍穹之中。
******
慈宁殿,曹太后的寝宫。
此刻,曹太后端坐上位,右下方坐着颍王赵顼,下面恭敬站立着苏轼、苏辙两兄弟。
曹太后望着下边两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不由得想起先帝当年的话。
他夸赞大苏、小苏的才华,说自己为后世子孙留得两宰相。
往事历历在目,但早已物是人非。
在召见苏轼兄弟之前,曹太后问过宰相韩琦的意见。
听闻太后想要重用他俩,韩琦进言道:“大苏、小苏文采斐然,但政治才干尚且经验不足,还需历练历练。”
曹太后认可的韩琦的言论,遂另外对两个做了安排。
她开口道:“大苏、小苏,你们可知老身今日召见你们所为何意?”
苏轼躬身道:“太后还记得微臣,微臣感激涕零。太后若有吩咐,微臣自当肝脑涂地。”
苏辙也道:“尽凭太后吩咐。”
曹太后道:“你俩都是我大宋难得的人才。尤其是小苏,在之前永安王叛乱之时,奋不顾身才保住的赵氏江山。按理说,老身早就该例行赏赐。奈何小苏固辞不受,又说要走遍山川陶冶性情,便一直搁置。
如今你们兄弟俩都回到了京师,我家仲针也力荐你们之能,如此贤能之士岂能荒废?苏轼,你就任职史馆,管理宫中藏书。每日你还要花一个时辰陪伴官家念书,开导他的精神,望他早日康复。至于苏辙,你就每日跟着仲针,自在宫中行走。”
曹太后看似给苏轼和苏辙的官职不高,也没什么权力,但实际十分重要。
他们一个陪伴在皇帝身边,一个陪伴在皇长子身边,那是多少人都求之不来的好机会。
苏轼和苏辙正要谢恩,赵顼就已经高兴地对着祖母作揖:“孙儿谢过皇祖母!太傅的课就要开始了,孙儿就先带着小苏走了!”
曹太后很是无奈,但眼里满是宠溺:“仲针,平日里从未见你这么急躁过!”
赵顼道:“孙儿这不是怕耽误太傅的课吗?再说了,太傅严厉,去晚了是要受罚的!”
曹太后摆摆手,放了赵顼和苏辙出去。
随后她又吩咐内侍把苏轼带到皇帝的寝殿。
在苏轼离开之前,曹太后忍不住叮嘱:“苏轼,官家自登基以来就生了大病,今年才好些。我知道他心里有疙瘩没解开,希望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早日敞开心扉,担起社稷的重任。我这个老婆子还有几年好活?每日政务繁忙,我也巴不得歇一歇,养养花逗逗鸟,含饴弄孙为乐。”
苏轼听得出来,太后这是有还政的心思。
是啊,曹太后温良恭谨,从未有吕后把持朝政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