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孩回答:“启禀圣上,我叫王锋,今年十岁。”
官家见王锋生得健壮,器宇轩昂,不仅感叹道:“你父亲知道有你这般英气的儿子,九泉之下也必定感到欣慰。”
王锋道:“家父在世时就常常教导我,男子汉当顶天立地,在内庇护好家人,在外要为国为民。家国有难,匹夫有责!”
王锋小小年纪却透露出一股江湖豪侠的高义,实乃王家后继有人。
紧接着,官家又询问了许多烈士家属。
他们个个回答都铿锵有力,统统表现了为国尽忠的大无畏精神。
官家深有感触。
失去家中顶梁柱,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痛苦之事,可他们没有自怨自艾,还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由人推己,官家看到了自己的懦弱。
再让内侍把这些烈士遗孤送出宫门之前,官家赏赐了他们许多钱物,还给子孙荫庇了官职,算是对他们一点微不足道的补偿。
遗孤们千恩万谢去了。
这时,官家才把视线落在了苏轼、苏辙身上:“两位卿家用心良苦。”
苏辙趁机劝解道:“陛下,太后并无所出,您就是她唯一的儿子。当初若非太后坐镇宫中,只怕这江山早就落入永安王之手。或许太后行事严苛了些,但那也是爱之深责之切。如今两宫不睦,朝臣日夜悬心,与我大宋江山不利啊!”
赵顼也上前道:“爹爹,皇祖母为我赵家呕心沥血。先帝在时,尽心辅佐,赢得朝臣们的交口称赞。如今她以年迈,还要为朝政殚精竭虑,实在辛劳。”
官家终于被说动,愿意主动去见养母:“你们就跟着我一同去慈宁殿拜谒太后。”
在儿子和大小苏的陪伴下,官家往慈宁殿而去。
走到门口,里面就传出太后和皇后交谈的声音,官家遂顿住脚,侧耳倾听。
有宫女和内侍发现官家要通报,被官家摆手阻止。
只听得里边皇后高滔滔道:“姨母,下月初就是您的生辰,我们该准备起来了。”
太后哀怨道:“我一把年纪还过什么生辰,不过是挨一日算一日。”
高皇后夹在姨母和丈夫中间,两年来是左右为难。
“不论怎么说,太后生辰都是朝廷上下的大喜事,还是得操办起来。姨母处理朝政辛劳,这些小事就交给我去安排罢!”
太后问道:“滔滔,近日官家身体如何?”
高皇后回答:“姨母放心,已经好多了。自从大苏学士陪在官家身边,官家的精神就好多了。”
太后叹道:“忠实到底是我一手养大的孩子,我也盼望着他早些好起来,我就能早点卸下重担,过点含饴弄孙的清闲日子。”
在赵曙的心里,太后就是贪恋权势,甚至有武则天野心的女人。
如今偷听到了妻子和太后的谈话,不禁察觉自己之前错得离谱。
赵顼趁机劝慰道:“爹爹,皇祖母为我赵家付出太多,早该歇歇了。”
官家闭眼深吸一口气,然后抬脚走进了慈宁殿。
距离上次官家踏入慈宁殿门口,已经过去了大半年。
他的骤然出现自然令所有人都很吃惊。
高皇后道:“官家,您怎么来了?”
赵曙道:“我是太后的儿子,儿子来向母亲请安不是再正常不过的吗?”
高皇后哑然,不知丈夫为何突然转了性子。
忽的,赵曙跪倒在曹太后跟前:“母亲,从前是孩儿不懂事,辜负了您的苦心。往后还请母亲帮助我护佑大宋江山,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