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蹙眉:“那个张世成亲了没有?”
小六子摇头。
文姬道:“等他伤好了就安排他去看管仓库罢,然后再一次性拨给他五百两银子当做赔偿金。”
小六子道:“小的记下了。”
文姬问道:“还有事吗?”
“没有了?”
“那你先下去罢!”
说完,文姬埋头在厚厚的账目之中。
各位看官肯定要问了,中秋佳节,身为主母的文姬怎还如此忙碌?
说来也没办法,家大业大,越是节日,需要安排的事项反而更多。
银子的发放,物料的使用和去处,佃户、伙计、小二,还有各家的事都要费心去支使。
那你们又要问了,一家之主苏辙去了何处?
他原也想帮忙,不过文姬嫌他碍手碍脚,把他撵了出去。
老婆太能干,苏辙就索性陪孩子。
如今的他已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大女儿无忧八岁,二女儿灵泽三岁,儿子苏迟还不满一岁。
说起苏迟的名字,还有一个小故事。
原来文姬怀他十个月都迟迟不见生产的动静,大家都说是怀了一个哪吒。
直到十个半月这孩子才呱呱坠地,所以取名“迟”。
原本无忧、灵泽和苏轼的长子迈儿正在一起玩簸钱。
苏辙提着一篮子的点心走过来:“卖果脯、烤鸭、石榴糕咯,有没有人买啊?”
几个孩子纷纷围拢过来,嘴里喊着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把苏辙手中的吃食抢了个精光。
不一会儿莫愁走了过来,道:“三哥哥,你要的猪肚肉已经买回来了。厨娘问你要怎么做呢!”
苏辙道:“不用厨娘帮忙,这道菜我得亲自动手。”
莫愁笑道:“二哥哥也说要做一道好菜给我们吃。看来,今晚咱们是有口福了!”
苏辙道:“平日里你和文姬都辛苦了,今晚的家宴就让我和二哥当主厨!”
当苏辙来到厨房的时候,苏轼已经在里边忙活了起来,厨娘都给撵到一边打下手了。
苏辙瞅了瞅厨房里的螃蟹和虾,道:“二哥,还是你最了解我,知道我喜欢吃醉虾。”
苏轼道:“我虽然是哥哥,但总是你照顾我。这次就让我做几道你喜欢的菜式,权当感谢。”
“咱们是兄弟,说感谢就见外了啊!”
说着,苏辙就挽起衣袖,准备开干。
苏轼急忙阻止道:“你出去罢,这里有我就行了!”
苏辙指了指灶上的铁锅:“老哥,你别拦着我。我今天也要下厨做几道特色炒菜给你们尝尝鲜。”
见弟弟兴致勃勃,苏轼便不再开口。
兄弟俩各忙各的,切肉剁蒜都很熟练。
一旁的下人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毕竟在那个年代,别说主君亲自做饭了,只怕连后厨都懒得踏入一步。
诚然,苏轼和苏辙太过与众不同,不管他们走到哪里都会成为他人议论的对象。
为了让文姬吃到最好吃的回锅肉,苏辙先试着炒了一份。
他先给哥哥尝了尝,得到夸赞后,他又让厨房的下人都来尝尝味道,大家都赞不绝口。
苏轼道:“这铁锅炒菜就是香!”
一个厨娘接话道:“不仅香,而且特别快,省了我们不少功夫呢!”
苏辙道:“这铁锅可以做的菜式可多了。你们不能老几样,得想想法子研究新菜色!”
一个胖乎乎的厨子道:“主君放心,只要您开口,我们保管用心去办!”
另一个厨娘戏谑道:“胖三,你要是不尽心,主君非撵你出去不可!”
那叫胖三的胖厨子道:“那可不成!离开了苏家,我上哪儿去找这么好的东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