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成年人有太多身不由己,一切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苏辙很是感慨,他也很想把赵顼当知心朋友。
即便今日是打感情牌,但那些话也出自真心。
只是他做官不止为赵顼,更为了保护哥哥,保护黎明百姓免遭人祸。
另一边,苏辙刚进皇宫,消息就传到了太皇太后的耳朵里。
内侍张茂则道:“太皇太后,官家召见了苏辙。”
太皇太后一点也不意外:“苏辙是孙儿心尖上的人。难为他忍耐了这许久。”
张茂则道:“官家不是在垂拱殿召见的苏辙,而是延福宫。据说官家还亲自给苏辙簪花,看来官家还是放不下苏辙。”
太皇太后低着头:“孙儿到底年轻,把感情看得极重。苏辙不仅救过孙儿的命,也救了我的命。哎,有些事只能他慢慢去领会。”
张茂则压低声音:“这件事您不出手吗?”
太皇太后摆摆手:“个人的路个人去走,有些事孙儿早晚会明白。我若出手,恐弄巧成拙。再说了,那苏辙,咱们现在还用得着。”
张茂则在太皇太后身边服侍多年,忠心耿耿。
他说道:“那我派人看着苏辙,若他有一丝出格的举动,就立刻禀报给您。”
太皇太后点头:“苏辙此人不简单,别找些废物去,人得你亲自去挑,我才放心。”
张茂则作揖道:“太皇太后放心,这事我亲自盯着去办。”
******
一日傍晚,张茂则端着大补汤来到勤政殿。
李宪见状,立马弯腰,准备接过:“都知大人辛苦,让下臣替您送过去罢!”
张茂则居高列下,斜睨着李宪:“这是太皇太后吩咐我亲自送到官家跟前。怎么?就连我,副都知也要阻拦?”
李宪顿时惊惶,连忙让开一条道:“李宪岂敢?都知大人请进!”
张茂则无视李宪,径直走到赵顼面前:“下臣给陛下请安!”
赵顼从一堆奏折中抬起头,微笑道:“张都知来了,可是祖母有吩咐?”
张茂则恭敬道:“太皇太后说官家辛苦,所以特意命御医开了大补的方子,用鸡汤熬煮,叫下臣来送给您。”
张茂则是祖母身边的老人,哪怕是赵顼也会客气三分。
“既然是祖母送来的,朕肯定要喝!”
于是张茂则亲自给皇帝盛了满满一碗,看着他喝下。
放下碗,赵顼道:“回去替朕谢过祖母。就说朕这里政务还没处理完,无暇给祖母请安,望她恕罪!”
张茂则道:“官家放心。太皇太后也有叮嘱,说您日理万机,不必过去谢恩,要您不要太过操劳,天大的事也没有您的身子重要。”
赵顼道:“朕记下了,让祖母不要担心。”
张茂则作揖退下。
走出殿门,张茂则停下了脚步。
李宪知道有话吩咐,连忙上前恭候。
张茂则道:“太皇太后说了,官家年轻气盛,一时累过头是常事。你是官家身边的人,要时时提醒才是。”
李宪弓着身子:“下臣铭记在心。”
张茂则又道:“官家初登大宝,年纪轻,容易受人蛊惑。但咱们不能晕了头,让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官家跟前献媚邀宠,坏了朝纲。”
李宪为难:“官家要见什么人,下臣怎么拦得住?”
张茂则脸一黑:“你是官家的近侍,官家提拔你做了副都知,如果你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怎么对得起官家的信任?”
李宪立即道:“下臣定当时时留心,也会好言提醒官家。”
“别成天只捡好听的话说给官家听,该进谏的时候不要怕得罪官家。尽管咱们是宦官,也不能少了骨气,免得被那些士大夫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