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逗弄道:“有时候我确实挺烦你的。小时候抄书,你非要帮我写,结果被爹一眼看出,害我挨揍!我根本就没要你帮忙,你可真是多管闲事!”
“你还好意思说!爹让咱们抄书你偏要偷懒,我好心帮你,你还怪我!”
苏轼抬手就要打,苏辙急忙躲开。
任妈妈和莫愁一起送点心来。
莫愁看见哥哥们打闹,埋汰道:“小时候打闹就算了,都当爹了,还没个正形!”
苏辙顶回去道:“我都花那么多嫁妆把你嫁出去了,还成天赖在娘家,这叫什么话!”
莫愁怒目圆瞪:“好哇,你们居然笑话我。看我不报仇!”
顿时,三兄妹打闹在一处。
任妈妈在一旁看得直笑,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的眉州老宅。
和众人预料的一样,王安石逼着官家把范纯仁、吕公著等人全部贬出了京城。
赵顼本想重用司马光以抗衡王安石,但司马光的脾气和王安石不相上下。
他明白告诉皇帝,要么采用他的进言,否则他就不干!
所以司马光也离开了京城。
到最后,只剩下苏轼平安无事。
明眼人都能看出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然苏轼全身而退,但同僚们都被贬黜,使他心中更加不好受。
走出城门,苏轼是完全没有游玩的心思。
没错,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考察变法在各地实施的真实情况。
在高达和小六子的陪同下,苏轼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刚刚下过一场雨,道路有些泥泞。
时间已经快到午时,小六子指了指前边的小河,道:“主君,我们去那边歇歇脚,给水壶也装满水。”
高达道:“正好我去抓几条鱼烤着吃!”
苏轼道:“行李里有铁锅,我给你们熬鱼汤喝!”
高达过意不去:“这怎么行呢,怎能让主君做饭给我们吃!”
苏轼笑了:“别叫我什么主君,咱们是朋友。和子由一样,咱们兄弟相称便是!”
小六子道:“高兄你就别推辞了。主君最拿手的就是做菜。一会儿你只管吃,不对,还要夸几句!不过咱们出门在外,最好称呼老爷。”
三人爽朗地笑着,把马拴在了路边。
高达负责抓鱼,小六子负责捡柴生火。
刚下过雨,木柴有些湿润,点燃后烟也特别大。
好在小六子装了些煤炭,待煤炭点燃就好多了。
苏轼熬了鱼汤,做了烤鱼,小六子把炊饼拿出来烤热,正好就着鱼汤一起吃。
高达一边吃一边感叹:“我从前以为二爷这手,天生就是用来握笔写诗的,没想到做饭也是一流!”
小六子笑道:“那我可比高兄幸运一点,早先吃过二爷做的酒酿圆子!”
苏轼道:“可惜咱们在外边条件有限。待回了京城再做给你们吃,聊表感谢!”
高达道:“二爷客气了,我和小六子能陪您出门是极大的荣幸!”
苏轼叹道:“有时候我真是羡慕子由弟,能有这么多与他知心的好兄弟。”
小六子笑道:“二爷您羡慕我们作甚?三爷是您的亲弟弟,该说羡慕的不是我们吗?”
“这倒也是!”
苏轼自己都忍不住笑了,他才是那个最幸运的人啊!
饭毕,三人又重新上马出发。
傍晚之时,小六子先去前边探路,回来后道:“二爷,前边三里地有户农家。我已经和农家说好今夜让我们住宿一宿。”
苏轼点头:“那咱们走吧!”
夜幕降临,苏轼坐在了农户家里。
虽然破旧了点,好歹是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这户人家有三口人,一个老翁和一个残疾的儿子,还有一个六岁大的孙子。
之前小六子就给过钱,所以老翁提前就做好了饭菜。
鸡汤刚端上桌,六岁大的孙子就急忙扯了一个鸡腿,狼吞虎咽了起来。
老翁看见,急忙夺过鸡腿,可惜只剩下骨头。
老翁骂道:“那是客人的,你个浑小子怎么不懂规矩!刚才祖翁怎么给你说的!”
小孩子哭了起来:“祖翁,我饿!”
苏轼连忙劝阻道:“老翁,我原本就想喊你们一起吃饭的。孩子还小,贪吃也很正常,你别怪他!”
孩子瘸腿的爹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