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好,遇上了咱们家的商队,吃的穿的都有!”
苏轼很是高兴,走哪儿都能沾上弟弟的光。
很快,东西就分给了落草为寇的可怜人们。
众人自然是感恩戴德。
晚上,屋篷外点燃了篝火,苏辙和这些男人们聊起了他们的遭遇。
他们原本是一个村子的邻居,只因青苗借贷互相担保。
说起担保是官府定下的规矩,就是怕有人还不起所以才这么做。
担保本稀松平常,可是这青苗贷的担保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强迫。
而且因为保甲法,他们还施行连坐。
没办法,在粮食歉收之后,他们只能商量一起逃走。
虽然家没了,至少一家人在一起。
听了他们的遭遇,苏轼愁容满面。
高达和小六子不用问就知道二爷心情很不好。
谁看到这些情景,心情都不会好。
第二天告别逃难的农人后,小六子道:“二爷,我们的行李都空了。今夜我们就不要宿在乡村,去城里罢!二十里外就是叙州,我们可以去那里睡个好觉。”
苏轼很是过意不去:“真是抱歉,最近都让你们跟着我过苦日子。”
高达瞥了一眼小六子。
他知道二爷最近的心情太糟糕,小六子怕二爷撑不住,才建议去城里换个心情。
进了叙州城,小六子找了一家酒楼,酒菜刚上桌,就有人惊呼道:“子瞻兄,你怎么在这儿?”
苏轼回头一看,原来是凤翔府的一个同僚名叫张源,没想到能在这里遇上。
“张兄,快请坐!你怎么也在这儿?”
遇见故友,苏轼很高兴。
张源道:“我去年才到叙州任通判。”
苏轼笑道:“我出来周游,途径叙州,没想到就遇上了你!”
张源道:“那是咱们有缘分!”
这顿酒菜最后是张源付的账。
在凤翔时,张源就仰慕苏轼的才华。
现下全大宋都是苏轼的诗词集,是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
这样的贵客是请都请不来,张源自然热情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