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一个好皇帝何其艰难。官家简朴、谦恭、爱民如子,如此年轻就要扛起千斤重担。王安石等人就是利用了官家富国强兵的心愿,却把整个大宋都拖入了深渊。
微臣本愿做一个商人,与哥哥徜徉山水之间,自在如神仙。哥哥也挽留我在杭州远离朝廷纷争,可我还是选择了回来。微臣不能把官家一人扔在京师孤立无援,更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宋百姓受苦受难。事到如今,难道娘娘还不肯相信微臣的一片赤诚之心吗?”
太皇太后的心被触动。
是啊!
想当一个好皇帝何其艰难,也并非人人都想当皇帝。
太皇太后眼前浮现起了养子赵曙去世时的画面。
他那时奄奄一息,对她这个母后依然充满了埋怨:“母后,孩儿愚鲁扛不起这万里江山。为何要把我架在火上炙烤?原本我只想做个富贵闲人,不问政事,可你们谁也不在意我的想法。
想了想,我最大的错误就是生在帝王家。下辈子就让我生在百姓家,种地也好,卖货也罢,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安顺遂。”
即便那时太皇太后依然说道:“做个百姓?你可曾见过农人靠天吃饭的艰辛?你可曾记得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还有那戍守边关的战士,哪个不是提着脑袋保家卫国?你以为做个百姓就能过安稳日子,就能闲时看书饮茶?
每个人生下来就有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你姓赵,是官家的儿子,是大宋百姓的天!天塌了,百姓焉能生存!”
听了这话,赵曙的眼泪划过眼角,黯然闭目,再睁眼双眼深锁悲伤:“做人好难,好累!那就让我下辈子做一只翱翔天际的鸟儿罢!飞过高山,越过大海,落在百姓的屋檐,落在母后的指尖,为您歌一曲愿您展笑颜。就当我这个不孝子,为母后尽一份孝心罢!”
望着养子那憔悴的脸,花白的头发,太皇太后也心酸落泪。
皇儿虽然软弱,可心地善良,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还想着为她这个母后尽孝。
想起过往许多事,都是她这个母后在逼迫,若不是她的逼迫,或许皇儿的生命不会那么早就凋亡。
望着太皇太后落寞的神情,张茂则立马上前道:“娘娘,您身子骨不好,该好好歇着了!”
苏辙会意,立马起身告辞。
太皇太后确实累了,好多事情她得慢慢想:“张都知送小苏出去!”
张茂则叫来了宫人守在太皇太后身边,自己则领着苏辙往外走。
来过多次,苏辙对皇宫已经很熟悉,可是张茂则今日却带他走了一条僻静的道路。
他知道,张茂则一定是有话对他说。
果不其然,在一条无人的小径上,前面带路的张茂则停下了脚步。
只见他回身,对着苏辙施礼:“小苏学士,娘娘最近身体不好,心烦意乱,望您不要多心。”
苏辙道:“张都知照顾太皇太后辛苦,苏辙该多谢你才是。太皇太后是女中豪杰,这些年大宋可离不开她。”
张茂则很是感慨:“朝臣对太皇太后多有微词,只有小苏学士明白娘娘的苦楚。”
苏辙压低声音:“有个秘密我想告诉都知大人您。”
张茂则做出倾听之态。
“其实徽柔公主并没有薨逝。”
张茂则大惊:“这怎么可能!”
苏辙道:“官家与我演出了一出李代桃僵。”
张茂则心有余悸:“若是没有官家首肯,这事是万万做不成的。那么公主现在人在何处?”
“在眉州,与梁怀吉在一起。”
张茂则松了一口气,眉州是苏家老家,公主在那里定能得到妥善安置。
苏辙一直在暗暗观察着张茂则脸上每一个细微的神情。
这些年他对张茂则也有所了解。
张茂则为人正直,对太皇太后忠心耿耿,虽是宦官,但也是个爱国志士,所以才敢说出公主和梁怀吉的秘密。
更何况,那梁怀吉也算是张茂则调教出来的人,感情颇深。
“怀吉和公主不容易,如今能双宿双飞,我也很欣慰。”
说着张茂则对苏辙鞠了一躬:“下臣替我那不成器的徒弟向小苏学士说声感谢!”
苏辙扶起张茂则:“都知大人客气了。公主和怀吉是对苦命鸳鸯,但愿他们下半辈子能够得到幸福。”
忽的,苏辙话锋一转:“只可惜都知大人和太皇太后要被这皇城困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