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停留,苏辙抱着哥哥的遗体上了马车,不停奔向眉州。
苏家的祖茔。
沈括、苏轼都安静地长眠在这里,苏辙在旁边给自己留了位置。
百年之后,他们一家人也会在一起,永不分离。
苏轼去世,李清照再也没了成婚的心情。
她对赵明诚说道:“明诚,你知道夏蝉吗?”
赵明诚点头。
李清照道:“夏蝉在黑暗的地底下蛰伏多年,才会褪去蝉衣,高鸣林间。如今我苏家便是这蛰伏的夏蝉,而我身为爹的女儿,势必要为将来的蜕变身先士卒。明诚,你懂我的意思吗?”
赵明诚道:“阿照,我一直都明白,你并非普通女子。我愿意等,等你高鸣林间的那一天。”
李清照道:“万一你等不到那一天呢?”
赵明诚回答得很笃定:“那我就终身不娶,与金石为伴。”
李清照想劝说,可那些话她根本不知从何说起。
赵明诚道:“阿照,就让我守在你身边就好。”
“好!”
千金易得,知己难寻。
******
书房里,小六子禀报道:“君上,您要找的岳飞已经找到了,就在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
苏辙很高兴,安排公孙鸿立马动身去汤阴县把岳飞带到眉州。
岳飞出生在一户普通农家,此时,岳飞才五岁,为了避免骨肉分离,公孙鸿把他一家人全部安排到了眉州。
岳飞长得很壮实,苏辙一见就非常喜欢。
自那以后,苏辙就把岳飞养在身边,教他学文练武。
岳飞机敏好学,刀枪棍棒,十八般武器样样皆能。
朝廷里,政治形势一落千丈。
当初苏辙掌权,经济繁荣,国库丰盈。
赵佶喜爱艺术,却不懂治理国家,朝政全部由蔡京、高俅等人把持。
赵家皇帝勤勉节俭的作风被抛诸脑后,皇帝的生活十分奢靡。
不仅如此,赵佶还信奉道教,大肆修建宫观。
奸臣当道,他们为了讨好皇帝,到处搜罗奇珍异宝,名为“花石纲”。
不过几年,赵佶就把祖宗积累的家底挥霍得一干二净。
官僚集团内部也越发没有节制,攀比之风,奢靡之风盛行。
官商勾结再次抬头,极大地打击了大宋的经济基础。
修建宫观,采办“花石纲”,劳民伤财,许多百姓被强行征去服徭役,百姓是怨声载道。
民间对朝廷的不满情绪越来越重,他们十分怀念魏王当政的日子。
书房里,小六子把一份名单呈送到苏辙手上:“君上,按照您的吩咐,这是我和公孙先生挑选出来的。他们都是墨门和蜀商会的得力之士。”
苏辙仔细查看名单,忽的,他发现了两个熟悉的名字,一个是方腊,一个是宋江!
苏辙十分欣喜:“方腊和宋江此刻在何处?”
小六子回答:“方腊在睦州青溪县,宋江在山东郓城县。”
苏辙道:“把两位年轻义士给我找来,我要亲自见见他们!”
小六子拱手道:“属下立刻就派人前去送信!”
******
宽敞的大厅里,“聚义堂”三个字高悬。
苏辙就坐在聚义堂牌匾之下,在他面前站着众多年轻的后生。
方腊、宋江、狄阳、高云海、无忧、李清照、苏迈、苏迟、沈域······
旁边的椅子上坐着苏辙的左膀右臂。
公孙鸿、小六子、韩世英、胡缨。
苏辙对着众人道:“如今朝廷无道,贪官横行,百姓民不聊生。尔等俱是我大宋有志之士,高洁君子,见百姓于水火岂能不顾?”
李清照拱手道:“爹,就让我们高举起义大旗,掀翻荒淫君主的残暴统治,还世间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