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长孙校尉汇报完损失,轩辕正豪大怒一掌拍碎龙椅右靠手的龙头,腾地站起以手指天厉声吼道:“我轩辕正豪对天发誓,不灭羽族以雪今日之耻势不为人。”
“陛下……”长孙校尉想劝轩辕正豪先安排阵亡将士善后,见他怒发冲冠,话说一半便不敢再说。
“长孙校尉,正好你在,给朕作个见证,若朕不能兑现今日誓言身如此剑。”轩辕正豪说罢探右手隔空摄来一把地上的断剑,双手一弯折成两段。
“陛下,雪耻之事需从长计议,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善后。”长孙校尉单膝跪地陈情。
“校尉提醒得是,朕太感情用事。”轩辕正豪颓然坐回残缺的龙椅上,深悔自己不该太重道义,中黑羽的奸计被他们缠住,致使仅剩的御林军遭十倍于己的敌人围攻损失惨重。
若是他不被缠住,能抽得开身,三万散乱的羽兵都不够他杀,何至有如此之大的损失。
“陛下……”本想问阵亡将士如何抚恤的长孙校尉见他一脸颓然,叫一声陛下甚是心痛,想问的话便问不出口。
“长孙校尉,所有阵亡将士发放三倍抚恤;重伤致残的收入敬老堂,朕养他们一生;肤发完好者各升一级。”轩辕正豪猜到长孙校尉心意,草拟抚恤说给他听。
“臣领旨!”轩辕正豪的抚恤深合长孙校尉之意,草拟成旨当众宣读以振士气安定军心。
仅剩的御林军感念皇帝奖赏丰厚,群情振奋,个个斗志昂扬。
军心已定,长孙校尉调动兵力布防,东关兵力有限,他需加倍小心以防羽人趁夜偷袭。
安排下去挨到天亮不见羽人来攻,倒有哨兵来报羽人已撤围遁走。
“羽人撤了?羽人真的撤了?”长孙校尉自言自语一屁股摊坐地上不想起来。
这些天他的身体一直高负荷运转,全凭一片忠心一片赤诚支撑,现在敌人撤走,绷紧的神经一松驰下来,便如全身散架支撑不住。
“长孙大人,您没事吧!”报信的哨兵见他瘫倒在地,以为他发病急忙去扶。
“我没事。”在哨兵的扶持下,长孙校尉坐直身体说道:“你快去行营禀报陛下援兵已至,安陛下之心。”
“援兵?哪有援兵?不闻马蹄声,不见旌旗飘动,也不见尘土漫天实不像有大军靠近。”哨兵说道。
“羽人若不是发现援兵已至,断不会轻易撤走。”长孙校尉不信没有援兵。
“大人若不信属下所言可伏地听声求证。”哨兵说道。
长孙校尉依言侧耳伏地,果不闻马蹄声,又让哨兵扶他到东关北侧,举目远眺果不见旌旗与尘烟,骇然道:“果无援兵,羽人为什么要撤?快背我去见陛下。”
“大人……”
“快,快背我去见陛下。”长孙校尉大声催促,心头甚急打断哨兵问话。
哨兵不敢再问,背上长孙校尉奔向行营。
刚到营帐外就听到帐内传来轩辕正豪的笑声,他也收到羽人收兵的消息,剩下的御林军不用再流血牺牲。
“陛下,何事开心?”哨兵背长孙校尉入帐,校尉看向轩辕正豪问道,以他之智本该猜到轩辕正豪是因羽人撤走而开心。
但他猜不透羽人为何撤兵,且认为羽人突然撤退包藏祸心并非好事,所以并不足喜,已先入为主自然猜不到轩辕正豪是为羽人撤退而高兴。
“羽人已撤,我军无碍,难道不值得开心?”轩辕正豪笑问道。
“陛下,羽人撤退十分蹊跷,实不足喜。”长孙校尉从哨兵背上滑下来站住身形深吸一口气说道。
“羽人撤退自是我援兵已至,黑羽怕遭我两面夹击,撤走是上策有何蹊跷?”轩辕正豪问道。
“蹊跷就蹊跷在我援兵未至。”长孙校尉缓缓说道。
“援兵未至?”轩辕正豪大惊。
“确实未至,臣已查过。”长孙校尉肯定道。
“如此说来羽人突然撤退包藏祸心,难不成黑羽已设下埋伏引蛇出洞,诱我们进入包围再予伏杀?”轩辕正豪问道。
昨日羽人强攻在没有他助阵的情况下也没能尽灭御林军,今日再来吃过亏的他必不会再为道义而置自己的士兵于不顾。
黑羽也深知此点,加之黑羽伤势未愈不能单战他,若他不讲道义大开杀戒,羽兵虽众散战也抵不住他一人。
要抵消他的威力最好是预设战场,布好大阵等他们闯入。遇上大阵,强如轩辕正豪也难抵挡,如此一来羽人要剿灭御林军便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