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太庙门外落辇,随辇的太监扶父子二人下辇,轩辕正豪回头问随侍在侧的记时太监:“是否已到吉时?”
太监看一眼捧在手中的记时沙漏答道:“还有一刻钟。”
“总算没误吉时。”轩辕正豪长出一口气,牵着儿子的手走进太庙,径直走向供奉前代帝王的正殿。
到殿中央立定,前来观礼的文武百官早列两侧,见轩辕正豪立定,齐下跪叩拜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卿平身。”轩辕正豪大手一挥,让文武百官站起。
轩辕逸伦第一次被如此多人叩拜很不习惯,用小脚踢父皇的脚跟,然后小声问道:“父皇,他们为什么要给我们磕头。”
“他们是父皇的臣子,将来是你的臣子,臣见君跪拜是行君臣之礼。”轩辕正豪小声解释。
“君臣之礼为什么一定要臣子跪拜,彼此作揖唱诺不行吗?”轩辕逸伦天真道。
“这……”轩辕正豪语塞,君臣之礼是先辈传下,他并未想过要改革,听儿子如此一问不知如何作答。
“吉时已至,有请长孙将军、黄将军、云将军入太庙正殿。”恰在此时喊礼官的声音传入耳中,解他之危。
他轻轻捏一下儿子的小手小声说道:“伦儿拜师之礼最是庄重,切莫胡闹折损皇家威严。”
“哦!”轩辕逸伦并不知皇家威严为何物,只是见观礼的文武百官神色肃穆,甚是心虚不敢造次胡来。
他刚应完,三个太监已领着偏殿看茶的黄权、长孙无据、云再兴来到正殿。
进门之后,两个太监引三人走向轩辕正豪父子。见礼之后,太监退下,轩辕正豪父子在前三将军在后,齐走向先皇牌位。
至离先皇牌位处立定,喊礼官齐喊道:“太子拜师仪式第一项,拜先皇,下跪。”
轩辕正豪、黄权、长孙无据、云再兴一起跪下,初历如此场面的小轩辕逸伦还没反应过来,直挺挺站着未跪。
直到父皇轻拍他的小屁股,提醒他下跪才急匆匆跪下,不等喊礼官喊叩首已先行磕头,在他的认知里下跪之后就该磕头。
轩辕正豪想阻止已然不及,只得随他。
喊礼官被他打乱节奏,一时忘了该喊叩首,愣神好一会才回过神继续喊礼。
“一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几人连磕三个响头,在喊礼官礼毕声中站起身。
黄权、长孙无据、云再兴各自后退一步与轩辕正豪拉开距离。
又听喊礼官喊道:“请大夏皇帝轩辕讳正豪至祭词。”
喊声毕,两个宫女拥着一个手托锦盘的太监走到轩辕正豪面前,躬身递上托盘。
待轩辕正豪从盘中取出一小块写字的黄绢,再施一礼躬身退下。
太监与宫女退走,轩辕正豪面对牌位作一揖展开黄绢朗声读道:
不肖子孙轩辕正豪忝居皇位,幸得天佑国泰民安四海昇平,今正豪长子轩辕逸伦年及龆齿,行将入学。
不肖子孙轩辕正豪拜于先祖灵前,跪求先祖庇佑我儿得拜名师,识文断字学韬略练神技,继大统成一代名主。
读完,轩辕正豪跪地连磕三头站起,祭祖仪式至此礼毕。
喊礼官又喊道:“祭祖毕,行拜师礼,有请黄权将军、长孙无据将军、云再兴将军入黄庭正位。”
黄权、长孙无据、云再兴走向殿中央站定。
“请太子轩辕讳逸伦拜师,拜四方。”
“先拜东方跪迎旭日,国运兴隆蒸蒸日上。”
年幼的轩辕逸伦少不更事听到喊礼并不跪拜,轩辕正豪扯动儿子的衣襟小声提醒儿子快拜东方。
“哦!”轩辕逸伦不辨方位面向牌位就跪。
轩辕正豪见他跪错小声提醒道:“左,转向左。”
“哦!”好在轩辕逸伦分得清左右,转向左边不等喊礼官喊礼先磕三个。
没来得及喊礼的喊礼官,只好省掉此节,直接喊:“拜完东方拜南方,南明离火来相助,人杰地灵天不负。”
“右转!”轩辕正豪小声提醒,轩辕逸伦又依言转向南方磕头。
接下来又拜西方北方,拜完四方,喊礼官喊一声:“师徒见礼。”
黄权、长孙无情、云再兴认为轩辕逸伦是储君,他们是臣子,应该他们主动去拜。
“咳咳!”几人刚动便被轩辕正豪假嗽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