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风彪悍著称,尽管比武大会是兄弟军营间的武技比拼,但却是真刀真枪的激烈角逐。李越年纪最小,英俊非凡,一开始比赛时就引来了人们的注目。比赛进行中,他的骑术和武艺表现出色,连续战胜了缠斗他的数名对手。他的出手风格极为克制,与其他武士相比,并没有为了胜利而采取阴险的手段。李越和对手在马上交手十几回合,最终以戟杖制服了对方,赢得了在场众人的喝彩声。
英姿焕发的李越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赢得了大家的赞许。李婉玉虽然欣喜,但心中更是紧张。她的双眼瞪大,紧紧追随着李越在马上的英勇身影,双手握紧成拳,眼睛甚至都不敢眨一下。
李越在击败那名对手后,立刻鼓舞马匹迅速冲向比赛的终点,远远超越了其他竞争对手。正当他准备射出第一支箭时,耳边传来一阵刀风,一把大刀斜劈而下。李越迅速躲过,回头一看,发现是一名紫袍青年——孙校尉。他紧随其后挥刀发起第二次攻击。李越紧张地拔出双剑,与程信义在四周观战军士的欢呼声中展开了激烈的拼斗,你来我往,瞬间已经斗了几十余招。
孙信义,七王妃长兄的儿子,从小也算比较擅长骑射,今日特地参加比武大会,志在一战成名,为在军中担任校尉正名。方才出发后,他凶狠出手,伤人无数,犹如狼踞战场,杀出一条血路。李越勇猛冲锋,被孙信义视为劲敌,两者斗智斗勇,李越逐渐占据上风,而孙信义为了脱困,突然大叫一声,假装受伤欲坠马背。李越收手眨眼间,孙信义却抽出暗藏的未用短刀,迅速袭击,虽划伤李越一臂,却也自损不轻。
离开比赛场地的距离逐渐增加,但李婉玉察觉不妙,睁大眼睛紧盯战局。明明李越势不可挡,却因孙信义的暗算而陷入劣势,引来双方支持者的倒彩。孙信义视若未见,逼开李越后,急速调转马头冲向终点,准备再次射箭。第一箭未中,刚从挂金钟的绳索旁擦过。
孙信义急忙搭弓,准备第二箭,却在此时,白羽箭自他身后射来,如闪电般穿越空气,直奔金钟而去。校场鸦雀无声,所有目光聚焦在那支白羽箭上。羽箭穿越阻力,穿越终点阻靶,绳索断裂,金钟摇摆几下,最终落在铜锣上,发出清越的金属撞击声。
孙信义目瞪口呆,白袍小将如风驰过,到达终点,拔下羽箭,登上高台,高举羽箭,向四面挥手致意,成为战场上的胜者。
校场中,如雷的欢呼声回荡,金色的阳光洒在观众席上,一群细致妆饰的贵妇们纷纷低语,盈盈目光汇聚在李越的身上。李婉茹欢快地蹦跳,微风拂动她的裙摆,她充满热情地呼喊:“阿哥,你太棒了!你是最勇敢的骑士。”
李鸿与卫夫人脸上挂着笑容,温暖沁透了他们的心房,然而,他们仍然关切地注视着李越,忍不住提醒李婉茹要冷静些。
“好了,别太冲动。”李鸿关切地劝慰着。
李婉玉一直悬着的心才终于松弛。她远远看到弟弟屹立在高台,白袍在初夏的阳光中闪烁,犹如一位英勇的骑士。
巨大的校场里,这一刻仿佛融入了生机,欢呼声如微风轻拂耳畔。李婉玉激动得鼻子微微发酸,抬手掩住了自己的口鼻,她感激而骄傲。
曹肃站在距离高台不远的观台上,目光从少年身上移开,飘向观众席上的李婉玉。初夏的阳光在她身上投下柔和的光影,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
他观察到她双手掩面,似乎是欣喜欲泣。曹肃唇角微微勾勒着笑意,对于自己的小舅子感到无比自豪。
在大校场上,李越站在高台上,成为所有目光的焦点。
曹肃的旁边,陈三目睹整个过程,正在对公孙因说,这位中尚书家少年郎兼有仁德之风。若给予充足的时间,他必将成就非凡。曹肃闭目沉思,脸上洋溢着喜悦之色。
第一场骑射战落下帷幕,最终的头筹居然被李越夺得,这个结果虽然出人意料,但在场的军士们并未感到丢脸,反而沸腾欢腾。
李越身份尊贵,是统帅夫人的亲弟弟,同时也是昔日校尉钟南的得意门生。既然是钟南的门生,也就是统帅军营的人了。因此,他博得头筹对军中其他成员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差异。何况,刚刚他在比武中所展现的娴熟技艺和惊险逆袭,尤其是最后那一箭的逆转,实在太过惊艳,让所有见证者都感到心折,还是赢了现在军中七王爷的亲信孙信义,将领们就更加心悦。
场上的气氛一片欢腾,李越所取得的胜利成为军中的骄傲,仿佛在彰显整个军营的威仪。
军士们纷纷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刚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