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中一个刚好四十五岁的刑警摸着下巴,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而所有人没有第一时间给出回应,而是思考着这个方向的可行性。
在思考半分钟后杨副局长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
“林警官,麻烦你们资料科整理一个身上背着命案的逃犯名单,整理完放到会议室桌上就行。”
简单说了几句话杨副局长挂断了电话,继续寻找着可能存在的证据。
“我认为之前在会议室中猜测凶手是一名黑客的方向也有挖掘的价值,最好是让局里的网警监测一下暗网,没准能有些意外收获。”
一名曾在网警部门工作过的刑警给出了自己的调查方向,杨副局长这次只思考了十秒左右就点了点头,示意由提出想法的这人直接联系网警部门。
这名刑警也是拨通一个电话,随后解释了这次的情况,让网警部门展开相关监测,并再三叮嘱不要打草惊蛇。
而在众多经验丰富的刑警讨论下,一个个调查方向被提出,一步步计划也就这样下发并执行。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执行着。
而楼上棉人案件的团队没有这么多猜测,在对现场进行简单的勘测以及结合监控拍下的画面。
甚至在前一天法医组还发现棉人手中抓着一把别人的头发,结合监控画面甚至已经找出了凶手的身份。
但由于去到凶手家中抓捕的队伍一无所获,再加上沿途监控都被凶手破坏,所以目前在抓捕凶手这件事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
而在此期间刑警队也对被害棉人的身法做了调查。
棉人名叫奥迪斯,是一名外教。
而此刻的刑警队离开现场,来到奥迪斯任教的大学对他身边的人进行询问。
而大学中无论校长还是老师学生对奥迪斯都没有什么负面评价,说奥迪斯平时谦逊有礼,对学生也都一视同仁,教学水平也很高之类的。
而警方特意询问奥迪斯人品时也得到众多的正面回答,虽然这些正面回答中似乎带有一些难以言喻的意味。
“那奥迪斯身边有什么看不惯他的人或者说他有与谁结仇吗?”
在郭局长问到这个问题时几乎所有人都有些纠结,但最终还是有一个人说出了一个名字——仇盟。
而听到这个名字后刑警队中没有人有过多的情绪变化,因为他们结合监控画面的比对,也认定嫌疑人就是这位仇盟。
在与校方进行一系列沟通后警方进一步得到了仇盟更多的信息,开启了新一轮对于仇盟的抓捕计划。
而本次任务的难点在于仇盟本人是一个专修心理学的博士,同时也是医院心理医生。
仇盟同样学过犯罪心理学,警方面对仇盟展开的行动要跳出以往的公式,随机应变地直接抓捕仇盟。
而与其根据犯罪心理学去推断仇盟的动向更有效率的方式似乎只有守株待兔,最终郭局长决定全员回警局,在有仇盟动向的第一时间就去现场进行抓捕。
同时也与各个辖区的巡警下发了仇盟的信息以及照片,并告诉他们遇到此人立刻想总部通报,不要贸然行事。
就在调查棉人案的刑警临时一队到警局后不久,二队的杨副局长也带队回到了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