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不相信李渊会对付自己。
如果李渊真的要对付自己的话,早在几年前自己玄武门事变之后,李渊就已经会联系朝臣旧部对付自己这个叛逆之子。
可李渊没有。
几年之前李渊没有做的事情,
几年之后,李世民已经对朝堂的掌控更加得心应手的现在,就更不可能。
所以李世民心知肚明,李渊这个对自己的提醒,发自于内心的。
可李世民心中仍不以为然,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给自己出谋划策之人,拥有怎样的惊天之才,又有怎样令人发指的慵懒和不理世事。
更何况,掌柜程修文还是自己看中的,长乐公主李丽质,未来的驸马。
自古成大事者,不乏有超世之才。
但更需要的则是背后有一股厚实的力量。
能力,掌柜有。
力量,掌柜并没有。
何况将来掌柜娶了自己的女儿丽质以后,更是与自己是一家人,是翁婿关系。
那就更只会是大唐的擎天之柱,绝无可能是父皇李渊口中所说的可能的谋逆之臣。
“为你出谋划策这个人,别看解决的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可这背后所涉及的政治才华……”
“我这一生活到这个岁数,只在一个人的身上见到过。”
大约是看出李世民心中的不以为然,李渊望着李世民的眼神,透露出几许的凝重。
“这个人就是……”
李渊一字一顿说道:“前朝文帝,杨坚。”
李世民的脸上的不以为然,不由一滞。
隋朝的崩溃和灭亡至今,不过短短的十数年时间,
作为一个统一了南北的皇帝。
若非隋朝二世而亡,其功业说不定能够和秦始皇相提并论。
李渊父子都是见证过隋朝这个伟大的帝国的,他们心中更是清楚,隋文帝杨坚父子的厉害之处。
别看到了最后,杨广命丧扬州……
但杨广一日不死,李渊一日不敢起兵。
如果说杨广是一个雄才大略到志大才疏的继承人,
那作为一个篡夺外孙地位的皇帝,
杨坚,
是一位真正被世人忽略的帝王。
以臣为君,
而其中又不费一兵一卒。
这是多么厉害的政治才华才能做到的一切。
如今……
李渊提起了杨坚,由不得李世民不心生警惕。
“朕……知道了。”到最后,李世民也没说答应还是不答应,只是点点头的如此说道。
但李渊已经放心的闭上眼睛,挥挥手让李世民退下。
对李世民这个儿子,李渊心中十分清楚。
现在的礼贤下士,不过是李世民的遮羞布。
本质上李世民这个儿子,还是那个唯我独尊的帝王。
像一匹狼一样。
从夺嫡见势不妙,就能将自己的亲兄弟杀死,可见一斑。
李渊没有看错。
事实上,确实在过了几年之后,都能够压住李世民的那一些人,纷纷死去。
包括李渊、长孙无垢、魏征……
李世民就失控了。
或者说,他已经不愿意去演一个正大光明的帝王。
他本就是一个普通的平凡人,有着平凡人的喜怒哀乐,也有着平凡人希望拥有的权势和富贵。
他能想起魏征对自己的刁难,而在魏征死后秋后算账,乃至于推倒魏征的墓碑,以示惩戒。
一意孤行征高丽,大败而回。
晚年更痴迷于成仙问道……舍不得人间富贵和权势。
这么一个人,又怎么可能看一个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而无动于衷?
所以,说话只需要点到为止,李渊知道自己的目的达成即可,后面的事情自然要交给自己这个儿子。
毕竟现在做皇帝的已经不是自己,而是这个儿子,李世民了。
李世民脸色莫名的离开大殿,
祥公公的脸色同样不好看。
作为唯一一个,陪着李世民过来的人,同时也肩负着替李渊和李世民把风的人,
他是这一场会谈的唯一见证者。
也是除了李渊父子以外,唯一一个知道谈话内容的人。
李渊非常懂李世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