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以秋想确定两件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自己的重生。经过五分钟的短暂推敲考虑,张以秋列出了两种情况:一是穿越到一个另外的世界,自己还是自己,爸妈还是爸妈,但是这个世界和原本的世界完全不同。二是自己回到了过去,世界仍是那个世界,只不过爸妈隐藏的事情终于不再向自己隐藏。
第二件事情,就是手臂上那个刀状纹身是哪来的。
第一件事情确定的办法很简单。
张以秋推开卧室门,看到张澜仍在美滋滋地欣赏着那把制式长刀,开口问道:
“老爸,集团研究所什么时候开始搞这些冷兵器了?难道不应该继续发展新材料,攻坚航空航天吗?”
张澜握着刀,沉默了一两秒,似乎是在组织语言。
张以秋见自己老爹欲言又止那样,率先问道:“那您这把刀,应该不是给我摆在家里观赏的吧?”
“这不是看你小子根基不稳固,从小没怎么练武,先给你整把随身携带的家伙事儿。距离你去集团报到还有几个月,我还专门给你找了个修炼基础的老师父。”
“那您的意思我在国外呆了六年多,学的经济学金融学,回了国完全用不着,要开始练武了是吗?”张以秋愈发觉得不可理喻。
“这不是时代变了嘛,最起码你英语肯定说得肯定挺好的,以后是国际型人才。”张澜哈哈大笑。
“这属于管制刀具吧!”张以秋瞥了一眼长刀,“带着这么把长刀在街上走来走去,真的不会被抓么?地铁安检怎么办?”
一旁的杨婵才收拾完餐桌,带着一丝无奈说道:“从小我就想让他练武,你不想让他接触这个领域。你现在保护的这么好,他跟个白痴一样,你慢慢和他解释吧。”
张澜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和街旁二十块钱就能办的假证从外观上观感差别不大。黑色的表皮上,却什么也没印。张澜把小本翻开,里面有一张张以秋高中时的照片,旁边写着姓名、出生日期以及:
人员种类:乙-7类家属。
“以后记得随身携带证件,比身份证好用。”张澜又补充道,“别看它不起眼,目前这个阶段多少人想要都拿不到。公武证,代表了你将拥有管制类武器行使携带权以及一定程度上的行动豁免权。”
“公务证,什么玩意儿?什么时候有这种证件了?”张以秋望向母亲,而杨婵一副别问我问你爹的样子。
“公武证,武术的武,是一本现在政府还没有明文发布的武术证件。但是这是大势所趋,最多不出一年,公武证将在国内进行完全的普及,取代现有的身份证政策。证如其名,目前只有从事武学方面的人才,才会在现有阶段获得公武证。”张澜一口气说了不少。
“那和您有啥关系呢?”
“嘿!我从事武学所需相关生产啊,所以属于乙类人员。数字1-9代表重要程度,越往后越重要。”
“我妈呢?”
“你妈还没去办,估计也就是甲1甲2的水平,多少年不练了,她年轻的时候估计能到甲3。”
张以秋越听越来劲,顺势问道:“那你俩年轻在一块儿的时候,你就知道我妈是武林高手了?”
张澜哈哈大笑:“那可不,还被你姥爷嫌弃了,说找了个不会武的。”
张以秋基本可以确定自己只是回到了一个礼拜之前,世界虽然还是那个世界,但好像又不太一样。
回到自己的房间,张以秋揉了揉眉毛,在手机上确实查不到公武证这个说法。又搜索了武术相关名词,热点无非就还是传武对战散打技击,一个个传武老师傅们在地上被打的头破血流。
突然间他想起了什么,打开手机上的翻墙软件,打开了“匿名日记”论坛,搜索标题:“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眼花了”。
这个帖子依然存在。
张以秋深吸一口气,点开了这个帖子,帖子下一个回复都没有。如果没有经历二十六号站台那些事情,他也会觉得这帖子纯属是胡编乱造:
“我今天去悉尼大学南部校区上一门狗都不学的营养学课程(课程代码NUTC1001,大家别选,坑的一笔)时,突然间就在那条回廊迷路了。虽然这门课很脑残,可是我每周都不翘课,这条路我熟悉的很。可是昨天我去上课的时候,我居然迷路了,我绕了十多分钟,看到了一个从没看到过的建筑。真不是吹朋友们!那个建筑邪性到你不会想再看第二眼!我下周再去转一转,如果可以的话我会把照片发到这个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