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底线都是这么一步一步地往后退的,大臣们也一样。
不知不觉中,皇后已经和圣人在朝堂上并肩而立。
**
又是阳春三月,春光明媚的好时节。
已经五周岁的太子难得逃课了。
太子满三周岁时便开始启蒙,被送去上书房。
因圣人目前只有一子,且看着不愿意纳妃,以后也不知道会有多少皇子,太傅们心里都认定,若是没有意外,下一任的帝王应该就是小太子了。
是以对于小太子的教导,他们极为上心。
让他们惊喜的是,小太子小小年纪便展现出来的天资聪颖,倒和圣人小时候很像。而且小太子没有圣人的口疾,是个健全的孩子。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只要小太子如圣人一般聪慧,未来又将会是一位贤明的帝王,大周国祚何愁不兴?
小太子不仅天资聪颖,也很勤奋,只要是太傅交待的功课,很会圆满完成。
这让大臣们很欣慰,甚至私底下讨论,小太子倒是有当初先帝时的太子之风。
先帝在位时,那位贤德太子人人称颂,若是当初他没被人害死,应该也是一位不输圣人的贤明君王。
小太子自进上书房以来的表现太好,以至于他突然逃课,众人都没反应过来。
逃课的太子和侍从来到马场。
五岁的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马场里的一匹白色的小马驹,兴奋地问:“这就是西域进贡的宝马吗??()_[(.)]???%?%??()?()”
他朝一旁的侍从说,“你将马儿拉出来,孤要骑它!”
侍从顿时苦了脸,赶紧道:“殿下,不行啊,若是圣人和皇后娘娘知道……”
“不让他们知道就行啦!”小太子摆了摆手,不以为意。
周围的侍从暗忖,怎么可能不让圣人和皇后娘娘知道?只怕小太子逃课过来看马儿的事,很快就传到圣人和皇后娘娘耳里。
果然,还没等小太子磨着上马,圣人和皇后就来了。
看到相携而来的双亲,小太子顿时有些心虚,不过太子的威仪让他不能怂,勇敢地上前给父母请安。
“父皇,母后,你们怎么来了?”
陆玄愔沉着脸看他,不怒自威的模样,让周围的侍从们战战兢兢的。
自从圣人登基后,越发的深沉,一身帝王之威连那些老大臣有时候都暗暗心惊,每当他震怒时,无人能扛得住,都吓得先跪下来求情。
褚映玉似笑非笑道:“咱们的太子好生厉害呀,居然逃课找不到太子,本宫还以为太子好端端的失踪了呢?”
小太子有些心虚,讨好地朝他们笑。
看着他那张和圣人极为相似的脸,做出这种讨好的可爱模样,周围的宫人侍从目光微微一飘,不敢直视。
褚映玉一颗心刹时就软了,拿出帕子给他擦擦脸上的汗,柔声说:“你的年纪还小,若是想骑马,找你父皇便是。你还是小孩子呢,一个人偷偷过来,侍从又不敢违逆你的命令,届时只能顺着你,万一出什么事,你让父皇母后多伤心啊?”
孩子还小,她也不和他说什么“君子不立危墙”的道理,只从情理出发。
果然,小太子立刻就知道错了,搂住娘亲的腰,软软地说:“母后,是儿臣错了。”
陆玄愔看到他居然大胆地搂着他媳妇,咳了一声提醒,就见孩子跑过:“父皇,儿臣错了!”
他哼了一声,伸手揉了揉儿子的脑袋,说道:“下不为例!”
褚映玉好笑,原本听说小太子逃课,看他沉着一张脸过,让她劝劝圣人。
哪知道,他比谁都要容易心软。
陆玄愔不仅心软,而且还很慈父,满足小太子要骑马的要求,抱着他跃上马,带他骑了几圈。
小太子高兴地大叫着,快活极了。
等下了马后,他双眼亮晶晶地看着父亲,眼里都是崇拜,抓着父皇的袖子问道:“爹,什么时候再带我骑一回。”
许是从小就叫“爹”的原因,私底下小太子更喜欢叫爹娘,而不是“父皇”、“母后”。
陆玄愔想了想,说道:“每旬一次。”
“好耶!”小太子高兴地跳起,搂着他爹的脖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缜儿最爱爹了。”
陆玄愔抿嘴,仿佛嫌弃地偏开了脸,只有那耳尖有些发红。
褚映玉看得好笑,等到儿子也跑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