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两人已经定亲,是未婚夫妻,是以七皇子来郡主府找她时,也不必像以前那般不敢多待,生怕坏了她的名声。
映玉看到他很高兴,蹦过去拉他的手:“七哥,你怎么来了?”
“道,“我明天、就走。”
闻言,映玉脸上的笑容落下来,同时嘴巴撅起,看起来闷闷不乐的。
七皇子见状,不禁有些急,他也不懂怎么哄小姑娘,只能将自己准备的礼物塞给她,让她高兴一些。
若是以往,映玉肯定很高兴,然而只要想到他明天就要走,她就高兴不起来。
她叹道:“我还想着明儿去给你送行的,你现在来,不会是和我道别,让我明儿不用去送你吧?”
七皇子没作声,这种沉默的态度也让人知道,她猜对了。
映玉没有因猜对高兴,甚至哼了一声。
七皇子的脸色有些僵硬,心里也有些急,怎么好像他又做错了?
幸好映玉也不是那种喜欢置气的,因为舍不得他,也舍不得将时间浪费在和他置气上。
她将人拉到院子里的凉亭坐下说话,少不得又是一阵叮嘱。
这些叮嘱她已经说过好几次,每次见他时,仍是不厌其烦地叮嘱一遍又一遍。
七皇子怕她又生气,也怕她哭,不管她说什么,他只管应下就是。
等到她问:“我说的,你都答应了,是吧?那我说了什么,你还记得吗?”
七皇子:“……”
见她气势汹汹地盯着自己,大有他要是不说,她就要跳起来骂人。
虽然年纪不大,但她生气时,也是挺有架势的。
七皇子哪敢惹她生气,当即开口道:“不受伤,写信,休息……”
听完他复述的话,她终于放心,“对,就是这样!如果你有一样没做好,我可是会生气的!你别以为你远在北疆,我就不知道你做了什么,我会问宁福儿的,宁福儿可是答应我,会帮我盯着你……对了,还有苏媃。”
映玉也是前些天进宫时,知道苏媃的存在。
听说这是皇后安排给小儿子的侍女,会些武功,届时跟着七皇子一起去北疆。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说法,映玉从七皇子那里得知,苏媃其实是从暗卫营出来的,武功非常了得。
太子和皇后让七皇子前往北疆,哪里真的能放心,自然要安排人跟着他。
不管如何,他的年纪确实还小,但七皇子一心想建功立业,为太子哥哥守好北边,让他无后顾之忧。
待他掌握北疆的兵权,有他支持太子哥哥,届时太子哥哥登基也能更顺利。
七皇子听着她的威胁,除了答应外,还能怎么办?
等未婚妻拿这是她亲手做的,要送给他。看到包裹里的斗篷和大氅,七皇子的心变得十分柔软。
“谢谢,我……很喜欢。”他温声说,看她的目光温柔得不可思议。
映玉抿嘴笑起来,“你喜欢就好,日后若是在那边缺了什么,一定要写信告诉我,我让人给你送过去。”
他还没出发,她就开始担心他在北疆过得不好,恨不得连大半个京城的物资都给他搬过去。
七皇子失笑,知道小姑娘这是关心自己,心里只有高兴。
天色不早,七皇子辞别静安郡主,离开了郡主府。
映玉亲自去送他,将他送到门口。
看他飞身上马,骑马离开,她终于忍不住叫道:“小七哥哥,你一定要平平安安回来啊,我等你!”
七皇子坐在马背上,转头看她。
他应了一声好,最后深深地看她一眼,终于策马离开,一人一骑消失在幕色四合的长街尽头。
映玉站在那里怔怔地看着,眼眶不觉红了。
静安郡主站在廊下,看到女儿红着眼睛回来,忍不住摇头。
“傻姑娘,有什么伤心的。”她走过去,拥住女儿,摸了摸她的脸,“七皇子有他的事要做,你也有你的事要做,等你们长大后,你们都有能力守护自己重要的东西,便能天天见面了。”
现在不过是为了将来的守候而分开,各自努力罢了。
映玉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男儿在外建功立业,女儿家自然也能一展才华。
她不像一般的闺阁姑娘,在母亲的影响下,不觉得姑娘家就一定要待在家里学规矩、读女四书,除了感兴趣的一些杂学外,她也跟着义母姚夫人学看账册,学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