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随着朱平安的话语落地,周围的一众士子无不面露狂喜之色,他们奋力欢呼:“大秦万岁!陛下万岁!”
欢呼声中,整个大殿都仿佛被点燃。士子们热血沸腾,为大秦的胜利而欢呼,为陛下的英明决策而欢呼。他们深知,今日的大秦能有如此辉煌的时刻,背后离不开陛下的英明领导和决策。
然而在这欢乐的欢呼声中,却也有一些虞国的士子面露不悦之色。他们或许无法接受虞国的失败,或许对大秦的进攻持怀疑态度。此时一位英武的书生挺身而出,他面色刚毅,毫无畏惧地提出质疑。
“敢问陛下,此番大秦主动出兵,进犯虞国之地是否师出无名?”他大声问道,“师出无名则为不正之师。此役虽然大秦胜利,却导致三郡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这样的胜利真的算是仁义之师吗?”
面对这位书生的质问,朱平安只是淡淡一笑。他平静地反问:“何谓师出有名?百余年来虞国屡屡侵犯我边境,又是否有所谓的名号?长石关下、未央关下尸骨如山,埋葬了我大秦无数英灵,他们又是否有所谓的罪名?”他又接着说道,“虞国之兵锋指向景国之时,又是否有所谓的名义?”
听到朱平安的反问和质问,那位书生微微蹙起眉头。他的面色逐渐涨红,显然被朱平安的话语所震撼。广场内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