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镜门这几天一直暗中调查王大锤,没想到半路又遇上这种事情,看来王大锤远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复杂。
红花偷偷地仔细看了看王大锤:“好英俊的一张脸,棱角分明的冷俊,透着灵气的双眼,似乎能贯穿人心。”
王大锤一回头也看到了红花在看他,两人眼神相撞,对视一笑。红花忙低下了头,脸烧得紧要。
红花发现自己最近有些怪,从来没有这种感觉,看一个人会心跳得厉害。以前执行任务,见得人多杀得人也多,心身早已麻木,又哪来的这番波澜。
王大锤在想“这拨人明显跟着来的,到底是什么人呢?”
王大锤还不知道,这拨人是干什么的,目前看来起并不像是坏人,但怎么看也不像是好人。
宋之武把事情交代给捕头之后,跟王大锤一行人就在县城找了个客栈住了下来。
红花他们也跟着住同一家客栈,六哥宋之武知道他们是吏镜门的人,也当是没事一样,反正他们爱跟着就跟着,不伤害我们就行。
王大锤一看又见着了他们,笑着说:“各位义士,这么巧啊!又住同一家客栈。”
红花闪了一下眼神,总感觉不敢正面看着王大锤。如果瞧上一眼,感觉魂儿都要丢了。
红花装着一脸冷酷,说:“对,这么巧,我们也是回京城,县城好点的客栈也就这么一家。”
王大锤笑着说:“说明我们有缘,不妨一起坐下来,继续喝两杯。”
红花懒得理睬径直的就走了,待在王大锤边上感觉空气都凝固了,呼吸都很困难。
红花怎么说也是吏镜门的副督头,吏镜门的成员是不能有儿女情长,她怎会不知,这是死罪。
王大锤住在县城的客栈,本想去丐帮总部,见见糟老头和各位长老。可一看红花他们,一路跟踪自己,也抽不开身。真去了,唯恐对丐帮不利。
对于王大锤,六哥宋之武也是了解甚少。刚才这么大的阵仗,哪是一般人能干得出来。
六哥宋之武喝着酒,假装拉家常一样问道:“大锤,适才路上那些弟兄,不知是何人,你可认识?”
王大锤一听明白六哥的意思,给六哥倒满了酒,笑着说:“六哥,你尽管放心吃酒。那伙人不是山贼、都是普通百姓,你想这县丞这些年搜刮民脂民膏,恨他们的百姓恐怕不止这三五百人吧?”
王大锤说的理由看似合理,其实扯得毫无边际。
百姓再怎么仇恨,哪敢惹上官司,民不与官斗,这是一句老话。
六哥宋之武也不想再纠结此事,只要不是居心不良的坏人就行。对于江湖上专杀贪官污吏的侠士,自己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何况死的那批人是真正地山匪,还替朝廷省了剿匪之力,山匪死有余辜。
县城客栈住了一晚,倒也相安无事。
次日,早早就出发了。原以为早点出发,能甩掉吏镜门的人,可刚走出门没多远,吏镜门的人早已经在前面等着了。
六哥打了个招呼说:“你们这么早,你们这是,该不会是等我们吧!”
红花面无表情地说道:“就算是吧!相识一场,多个朋友路上也安全一些。”
吏镜门的人的确很早就起来了,而且提前去探了路,生怕半路又遭什么埋伏。
回到京城时,夜色已降临。宋府上下一看九妹回来了,个个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宋尚书一看女儿平安回来了,想好了要训女儿几句。
可婉如叫了一声“阿耶”,他的心就软了,吩咐下人弄点饭菜,一路奔波也挺经累的。
婉如他娘跟嫂嫂们,个个都围过来嘘寒问暖暖。嫂嫂们又特别地八卦,问得更多的是王大锤的家境情况。
都巴不得王大锤的祖上三代也了解下,宋府就这么一个掌上明珠,总怕是亏了她。
婉如哪懂那些嫂嫂们的心思,说话也没那么多弯弯角角,有什么说什么,把王大锤家的情况说得一清二楚。
众人一听王大锤家里是卖豆腐的,个个都摇了摇头,觉得宋府就这么一个姑娘,好逮也嫁个有点身份的人,没想到王大锤家是不入流的商户,而且还是卖豆腐的。
这些嫂嫂们个个都打着小算盘,原来就介绍一些亲戚给婉如,虽然家世不如宋家,但毕竟也是在京城为官。
婉如可是宋家的掌上明珠,要是嫁给了自家的亲戚,那岂不是亲上加亲。
话虽这么说,其实就是为了自己娘家着想,为了自己在宋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