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哥宋之武这么一说,王大锤一听顿时来劲了。
“六哥,你说来听听?”
“去抢柜坊(钱庄),还是去半路劫道。”
六哥宋之武话到嘴边了,被气得又吞回去了。
“咳咳咳!人家都说差点被水呛到,你可倒好,一句话差点把我给呛死。”
“你可听好了?”
“去参加武举考试!”六哥宋之武只是顺口一说,并没放心上。
王大锤一听也着实一惊,这也叫办法。
“六哥,你这方法还不如劫道。”
王大锤刚才的兴奋劲一下子泄气了。
想想自己虽有些内力却没半点武功,考武举怎么可能。
六哥宋之武从始至终都想王大锤去习武从军,这次终于给他逮住了一个机会。
一看王大锤还在犹豫,他忙又添了一把火。
笑嘻嘻地说道:“如果中了武状元,我可听说赏金有一千贯文钱,甚至……还不止。”
王大锤一听有钱赏又来劲了,想想尝试一下,为何不可,万一真的得偿所望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王大锤泄气的皮球又鼓了起来。
“六哥,此话当真,果真有一千贯文钱。”
“唉呀!贺章啊!你是我妹郎,我诓你又有何用,你中举难道能分我赏金不成?”六哥宋之武摸了摸下巴,笑了笑。
“六哥,我一介书生,虽然也有些内力。但对武举之事又不了解,再说我又不懂武术,如何去考?”王大锤想来想去都觉得六哥的建议不太靠谱。
“妹郎,你信六哥一次,你天赋异禀、骨骼清奇,此乃练武奇才。
“区区一个武举,难道就把你难倒了。我熟懂武举流程及科目,你要是愿意,我教你便是。”
六哥宋之武一本正经地说道,眼神里却闪烁着一丝欺骗。
(在武则天时期,武举制度便在长安城产生。《新唐书选举志上》记载;“其外,又有武举,盖起起于武后之时。)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始置武举。”当时的武举考试内容繁杂,标准要求很高。据史书记载:“其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
其实中武举的难度并不亚于文举,在重文轻武的年代,哪怕你是考中了武状元,也只能做个小武官,升职更是难上加难。
一个连三角猫功夫都不会的人,叫他去考武举,也只有六哥宋之武想得出来。
王大锤竟然也就答应了,两个疯子坐在小酒楼里乐呵乐呵的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似乎武举胜券在握。
现在离武举考试还有十天时间,到时连考三四天,最后一天决胜三甲,时间倒是没有问题,问题王大锤没有任何武功,难度太大了。
武举考试主要来源是朝廷在职官员举荐为主,这一点不用动用宋尚书的关系,六哥宋之武就可以解决,毕竟他还是个武官。
武举除了考技勇,还有考军事策略、孙吴兵法等。文科这块宋之武一点都不担心,王大锤本来就是文人,再差也是个秀才,这点倒难不住他。
唐朝对武举的文考,要求并不高。又因对武举的不重视,考试章程并不是很完善。
六哥宋之武最担心是骑射,这个没有三五载的训练,恐怕精准度有待考量。
既然俩人已经商量好要去考武举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六哥宋之武作为折冲府旅帅,有自己的校场,里面什么设备都有,在十天内可以到那里去训练。
王大锤像一只提线木偶一样,六哥带着他递交武举考试报名表,又紧接着被拉到了校场。
校场可是折冲府旅帅部的地方,宋之武完全可以作主,并不担心有人会干涉到这件事情。
到了校场,看到这么多官兵在那训练、比武、射箭练习。王大锤心里倒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一切都感到很新鲜。
王大锤乐着问宋之武:“六哥,我们开始练什么?”
六哥宋之武想都没想就说道:“先练射箭,先简单的练平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