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日考试,主要是准门槛的入选赛。
考生的长相并无过高的要求,无明显缺陷就行,身高需达到六尺以上为合格,七尺上为中,九尺为优。
王大锤的身高也只能达到中上水平。
淘汰赛是举重,唐朝之前是举鼎,晋唐以后改为“翘关”,就是举城门的门栓,普通城池的城门栓重达上百斤,重要的城池重量甚至近两百斤。
《列子·说符》有记载,“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
拓是举起之意,普通城池的城门栓都重达上百斤,需要数人合力才能做到,国都的城门栓只会更重,而孔子竟然可以凭一己之力举起来,可见力气不小。
此次“翘关”的重量,门栓一般长一丈七尺,粗三寸五分,重达一百二十斤,必须举起十次,每次超过头顶才算合格。
一百二十斤对于王大锤来说,简直很轻松,单手举起来都可以。
淘汰赛一日就过去了,王大锤很轻松地就过关了。
第一关只是淘汰了五分之一的人,毕竟大家都是有备而来,对武举的规则已烂熟于心。
第二日,第一场是长垛,即为远距离徒步射箭。
校场还仿造出三十尺高城墙,靶就立在凹处(城墙垛口)一步之内。射击距离一百零五步,要以一石之力,小跑中把箭射出去,穿过凹口再击中靶心。
难度在于这个靶并不是固定的,它模仿人在城墙上左右移动。
十人一组,每人十箭,射中外墙未中靶者即为淘汰,入墙者未中靶者为待选,中靶者按环数算考分。
这个规划是根据战场攻城及运动战所设置,所以说实战性很强的比赛。
不但考射箭的技术,考生的眼力跟心理承受能力。
这一场比赛就淘汰了三分之一的人数,可见难度之高。
王大锤沉着应战,拔箭射箭一气呵成,全中十环暂列第一名。
国夫人兴奋地不顾官家礼仪,站了起来激动地喊了声:“好”
韦皇后脸上大露喜色,轻声地说了一句:“果然是人才。”
程公公在一旁低语附和着:“皇后娘娘看中的人,绝对错不了。”
六哥宋之武、婉如他们,紧张地却似自己在考场,激动地大喊大叫。
就连上了年纪的宋景也指着远处的王大锤,激动着叫道。
“你看,你们看,那个,我家女婿,箭法了得啊!”
场外的人下赌注的人,个个唉声叹气。
“完了,完了,下错人了。”
“早知道信那个人,就下王贺章。”
“唉!我可全部身家都压在武方成,这下完了。”
……
那些下赌注王大锤能赢的人,一个个捶胸顿足,一个个后悔不已。
“早知道,我借钱也要下个一百两。”
“可惜下少了,一赔八啊!”、
“真是气死了,自己真傻,怎么不多下几两。”
……
第二场是马射,就是骑着马射箭,每人十箭,中靶者按环数一决高低。
马射比长垛又要更难一些,骑着马要射中十步之远的箭靶。
骑射的一个难点就在于,骑手不但是在前进中射出的箭,而且前进的同时还伴随着上下起伏,这种时候要射准是非常难的。
通常人与马在到达浪的最高点的时候,会有一瞬间的悬空,然后再往下落,这一刹那是撒放的良机。
马射的考试其实也是模拟战场上,敌人从左中右三路包抄自己的时候,射手能从左右开弓射中敌人。
第二场,很多人以为会淘汰很多人,没想到的是,个个成绩不相上下,只是淘汰了几个人。
看来留下来的,个个是高手。
王大锤也有些纳闷,原以为自己会很轻松夺冠,一看公布的成绩,大多数是优,压力看来不小,这些对手不可小觑
下午、第三场为马枪,即骑着马用使用长矛挑刺。
一路上会设有木桩,这个木桩轻轻一碰就会倒,骑着马还得避开木桩,然后用长矛刺中假人。
这是考马术与技巧,难度在于不能碰倒木桩。
第三场可难倒了不少人,习武之人多数是蛮汉,骑着马一般是横冲直冲,哪会避开什么障碍物。
果不其然,第三场淘汰了一半的人。
王大锤顺利通过第三场,成绩仍然排在前列。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