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能想到,一个魔宗的少宗主,居然能因为区区一千灵石激动到这种程度。
也不怪别人,只因为魔宗真的太穷了。
真的很穷......
魔宗上上下下也就三百来个弟子,加上宗主姬清,全都是避世修行的那种,或者说魔宗的风气就这样。
只花不进,它能有钱吗?
当然了,和管理者的管理办法,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但人家江妙音还没信任林恒,那林恒也自然不能多说就是了。
赢扬高居首位,身旁侍立国相李通古,众人随即落座。
年轻皇帝看向众人,面带笑意。
“我大周王朝建立三百余载,国力强横、土地肥沃、灵石充足、人口兴旺善战,可相比于其余六国,为何实力永远无法超过太多,还望诸位高人解惑。”
儒家代表人,夏熙呵呵一笑。
“这有何难?”
“噢?愿闻其详。”
年轻儒生站起身来,笑道:“治国在仁,仁政为立国根本,万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为帝王者,自当身怀仁义道德之心,鼓励生产、鼓励发展、兴盛田亩,则国家可强。”
很明显的儒家的仁政制度,林恒双手拢袖听着,并未多言。
赢扬微微一笑:“可南蛮荒州地大,纷乱不断,列国征伐,仁政自保尚可,如何能征伐其他国家呢?”
夏熙继续说道:“以此治国,是治国之本,不出十年,君臣民上下一心,便能使得国家强盛,进而伐谋取地。”
“原来如此,高人高见,受教了。”
此时,道家代表人宁不白,一个光是看上去就俊逸到离奇,根本不似男人模样好看的人,声音清冷开口。
“既为统一大业,仁政便是小儿之举,诸国伐交,可不会游人跟你去谈仁政。”
“制定律法,以规矩约束仙人、凡人,让其在规矩之内行动,保证上上下下国风清明,如此一来,国家必然强盛。”
道家主张无为,实际上不是没有作为。
无为,是无为而为,引申到治国理念,那就是把国家放在一个巨大的规律当中,所有人都按照规律中的一切去运行。
顺行自然,顺应天时。
而佛家代表人闻言,笑着开口。
“贫僧以为......”
西莲花州的情况和其他大洲不同。
各地都是寺庙,都是佛家圣人的门派。
全洲上上下下,信佛之人占据七成之上。
但治国,佛家就算了,根本别想拿到其他大洲去实践。
所以三教开始争辩,身后百家也开始争辩,都在畅谈自己的治国理念是好,场景越来越热闹,到了最后,儒家的那位贤人,直接一张嘴怼地四坐哑口无言!
跟读书人讲道理,一般没什么人讲得过,就算是那道家的宁不白,此刻也是眉头微皱。
道理都说的差不多了,至于选择的事情,那就是人家的国君来了。
对方看得上他们的道理,那这灵脉就是他们的,看的上别人的,就是别人的。
主打一个顺势而为,该做的都做了,看结果就是了。
林恒一直在旁边听着这些话,觉得很有意思。
这个世界的三教,果然是没有发展到性恶论的层次,或者说并不明朗。
否则林恒的天魔像,就不是凝聚出一个邪恶魔身的儒生模样了,那是和儒家的大道规矩完完全全相悖论的。
道家的人,倒是有点意思。
江妙音听着这些东西,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都是文字,怎么连起来就听不懂了呢?
之乎者也,之乎者也,儒家的人都是这幅模样,怪不得欠揍!
“林恒,我们是不是该走了?”
江妙音戳了戳林恒,小声说道。
林恒笑了笑:“等人家散场呗,你要是实在困那就谁会。”
睡会?
这么多人,还是算了吧。
一番辩论,大帝落幕,赢扬面色纠结的看着道家和儒家的人。
觉得都挺有道理,但总是差点什么,觉得不够凌厉。
他想要的治国制度,绝非是什么仁政和顺势而为的。
李通古也是一眼看出了赢扬的想法,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
“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