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大夫叹了口气,话锋一转:“阿宁,惜时落户、改名的事情可能就要麻烦你了,家里如今两个病人,我这把老骨头就不往县城跑这一趟了。”
见施大夫一脸的不好意思,冉玥宁忙道:“奶奶说的这是什么话?都是自家人,哪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这事交给我吧,明天让星梦去县里一趟,这事不难。”
有身份玉牌在,只要花点钱,改名和落户的事情就不会被刁难,不过落户到哪里,这事还是得问清楚。
施大夫的户籍在沣水县,她并没有想法要迁到冉家村来,两人便想了想,还是决定让方惜时的户口跟施大夫在一起。
毕竟是传人,徒弟和儿子其实没什么两样,施大夫的户籍上本来就只有她一个人,多个人热闹热闹也好。
施大夫便一同将自己的身份玉牌给了冉玥宁,还需要她的户籍文书,两人现在也不急,就没有去拿,想着晚点让星梦跟着施大夫回去一趟,等拿了户籍文书,明日一早就可以去县城办事,顺便还可以再买些药柜、书桌、笔墨等东西。
方惜时还不会认字,识字这个事情肯定就要先安排起来,到时候在方惜时的院子里布置一间教室出来,以后孩子们学医、认药材就统一在这个院子里,也方便管理。
至于药材,就直接用冉玥宁空间里的,等把教室布置好,她直接去一趟山里,假装把山里的存货搬下来就是,并不需要买。
商量好这些问题,冉玥宁便指着那张地形图把自己的规划和施大夫说了说。
施大夫看了看图上简单标注的数字,觉得冉玥宁的安排甚好,这么大一片山,能够种植的数量不说日常使用的,就是做生意都是足够,目前还真用不上另外那四座。
她甚至觉得果树和花树可以多种一点,湖泊也可以在合适的地方多挖几个,甚至还可以种些茶叶,这些东西也是可以入药的,有阿宁的种植技术在,以后关于医学一类的植物她们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根本不用依仗别人,这也是一种另类的底气。
之前阿宁买的那六十亩良田就全部用来种粮食,各种粮食都种一点,以后家里人越来越多,粮食也会消耗得越来越快,就算吃不完,放在那里当存粮或者卖掉都可以。
冉玥宁当然不会反对她的建议,正好她也是这个想法,山上种药材,山下种粮食,每一块土地都要合理利用上。
只不过冉玥宁又大概算了一下,凤羽国的粮食产量很低,大丰收时一亩地最多也只有五百斤左右的产量,寻常时候大多都是三百多、四百斤左右。
除开要种菜、种红薯萝卜之类的,哪怕用四十亩的地来种米面,一年也只有一万多斤的产量,家里主子加上下人几十个人,这一万多斤的粮食还真吃不了几个月,六十亩的地就显得不够用了。
好在山上的位置非常宽敞,到时候规划一下,在山脚下多划些地出来种粮食就是,怎么样也不可能饿着自家人的肚子。
对整座山做了些简单的安排,冉玥宁又在施大夫的建议下画了个山庄的位置草图。
因着是打算用作门派的大本营,这个山庄自然和正常的度假山庄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