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大夫和村长在外面和两家寒暄时,她就在祠堂里和一位长辈推辞,推来推去差点推成仇,最后还是冉玥宁强硬的把东西往桌上一放,以逃离现场的方式才结束了这场拉锯战。
离开以后两人就没再管后面的事了,拜师礼的日子确定后村长自然会让人来通知她们,她们只需要准备好回礼,等着喝拜师茶就行。
村长的动作也快,一边让人分了兔子,一边亲自去隔壁几个村的神公那里看了个好日子,时间定在四天之后的辰时,她也没让人去通知,而是亲自跑了当事人这三家,把这事告知下去,并顺便商量拜师宴的事情。
拜师宴自然不会由师父这边准备,一般都是由徒弟家安排,但考虑到祝家的条件,别说拜师宴了,怕是拜师六礼可能都够呛,村长便决定拜师宴由村里统一安排,她们两家人一起拜师,宴席安排在一起也没什么出格的,更何况这是村里这几十年来最盛大的一件喜事,由村里出钱也很正常。
不过因着要拜祖师,施大夫如今又是长住在冉玥宁家里,拜师宴便在冉玥宁家举行最方便,到时候冉家这边只需要把外面的广场借用一下就行。
冉玥宁自然没问题,等村长走后,她就拉着施大夫商量了一下孩子们的新名字,等确定好,就让星梦跑一趟县城,先去雕玉佩那里把这几个已经确定了名字的玉佩定好,到时候在拜师日之前取回来,就当做是她的回礼了。
施大夫也有事吩咐星梦,等施大夫说完安排,星梦便带着两个任务马上去了一趟县城,半个下午时才回来。
这四天里,除了准备回礼和常规学习,余家父母还让星竹给方惜时送来了好几套缎料的衣服和鞋子,看着衣服上那密密麻麻的针脚,方惜时感动得泪眼婆娑,抱着衣服好像抱着什么稀世珍宝一样。
其实余桥和余楠也给方惜时准备了衣服和鞋子,为了让施大夫的这几个徒弟平衡,他们给冉冬雨和祝翠琴也准备了几套款式差不多的,不过他们打算在拜师那天拿出来,就当是给几个孩子的见面礼了。
而村长这边,她忙着拜师宴的事情,也没忘了建学堂的事,这几天冉家村该回来的年轻人都陆陆续续的回来了,不过因着拜师宴,村长便把开工的时间定在拜师宴的第二天,上午拜师宴,下午卖家送石料过来,第二天开工,如此也不耽误什么。
关于神医谷的一些走向图,比如路的走向,湖泊的位置等,她也请专人来山上看过并做好了规划,只等着拜师宴后,按照规划好的地形开工就行。
时间一晃而过。
正式拜师这天,冉家大门大开,在辰时前就把村里过来帮忙的村民们迎了进来做准备。
冉家人也起了个大早,起床洗漱后全都换上干净的新衣服,方惜时也格外珍重的换上了余家父母给他做的新衣服,看着时间差不多,几人便在堂屋落座,等着拜师的人上门。
施大夫和冉玥宁自然坐在主位,方惜时作为弟子没坐,规矩的站在施大夫身后,余桥和余楠则坐在下方的右首位和右次位。
他们坐下没多久,门外就传来热闹的鞭炮声,有冉家长辈作为司仪的赞礼声响起,冉玥宁听到外面经过了一系列复杂又热闹的仪式,好像有什么盥手礼、衣冠礼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