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同四位毒士的预料,离阳很快就退兵了,裹挟着众多的财物、女人等战利品,飞快的返回了离阳广陵。
不过让秦牧等人没想到的是,大月大元两国竟然被赵毅以不再掺和胤都的攻城战为条件,从两国得到了很多的财物。
这也看得出来这个广陵王赵毅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虽然肥胖如猪,暴虐好色,但是脑瓜子挺好使。
随着离阳的退兵,整个胤都城外也变得和谐了起来,两国的将领甚至将帐篷并在了一起,天天饮酒作乐,以此打发着时间,等着这个寒冬的过去。
而胤都就显得萧瑟一片,已近年关,却没有丝毫准备过年的氛围,整个胤都城静悄悄的,家家户户闭门不出,以往最讨厌的寒冬,在如今却觉得那么短暂。
镇国公张啸身着甲胄,披着上好的狐裘大氅屹立在城头,看着城外连营百里的帐篷,听着帐篷内传出的喝酒吵闹声,紧紧的皱着眉头思考着,藏在袖子里的手握住松开,握住松开,良久后,徒留一声叹息,转身下了城墙。
是的,他想着要不要出城偷袭一波,却又担心深陷埋伏,将胤都彻底葬送在年前,如果是以前,他会毫不犹豫的进攻一波,但是现在他或许是老了,或许是情况不允许,他不敢赌。
胤皇萧宁已经对着楚王连下十八道金牌,要求其进京勤王救驾,从刚开始的以倭国犯边为由拒绝,到后来的敷衍,再到后来的直接不回应,彻底的断送了萧宁以及整个朝堂的希望。
几天前,有人提出以皇位作为条件,要求萧战援救胤都,虽然这人被暴怒的萧宁斩了,但是这个建议却深深的触动了众人的心。
从那天后,每天都有人被斩首,却依旧每天有人提出这个建议,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世家大族们推出去的问路石,这样的石头,每天都会有,一直到萧宁答应为止。
胤皇萧宁最近的身子骨肉眼可见的虚弱了,长期的担惊受怕,暴怒,悲痛等负面情绪环绕着他,让他夜不能寐,饭不能食,吐血昏厥已经很多次了。
直到昨天,再也没有任何办法的萧宁,答应了这个条件,拟了一道圣旨,快马加鞭送去了楚王府。
刚回到家的镇国公还来不及脱下大氅,就被宫内的太监请到了皇宫朝会大殿。
满朝文武还活着的都到了,包括各位皇子也到了,静静的站在大殿上,等待着萧宁的到来。
很快,萧宁在太监的搀扶下,一步一咳嗽的走向了龙椅,一屁股坐在龙椅上,好像已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因为龙椅的后背太远了,所以只能斜靠在扶手上快速的喘息着。
而龙台下的大臣们眼观鼻鼻观心,没有山呼朝拜,就这样静静的等待着。
少时(一分钟左右)休息好的萧宁有气无力的道“楚王怎么说?”
信使立刻将书信拿出,郎声道“楚王说他的回答都在信里,陛下以及众位大人们看过便知。”
侍候在萧宁旁边的太监立马走下去,想要拿过信,却被威武侯抢先一步拿了过去,并拆开直接读了起来。
“皇兄,事实证明,父皇当时立长不立贤的做法是错误的,本王到现在都没明白,父皇当时是杀光了所有的兄弟,血拼而来的皇位,为何却非要立长呢?平西王也是太迂腐,明明看不上你,却听一个死人的话,坚定的站在你的旁边,要不是他,我能偏居一隅?不过到头来他只能是自食恶果,该啊,感谢皇兄为我出了一口恶气啊”
“皇兄啊,你真是愚不可及,明明知道一个不会反的人,却依然选择砍断了自己的臂膀,导致如今山河破灭,你却想到了本王。也罢,不管如何,这大胤只能是萧氏的,也只有本王才能力挽狂澜了。”
“不过让本王继位,你这一脉就没有必要存在了,斩草除根的道理你应该懂的吧?对了,告诉你的那些大臣们,一朝天子一朝臣,本王入京之时,便是他们辞官归家之时,让提前做好准备。”
“还有,胤都内的所有世家豪门财产全部充公,贬为庶人,这是他们的买命钱,请皇兄早做打算,不要到时候让本王难堪。”
“你的后宫妃嫔是要陪葬还是充入官妓,由皇兄自行定夺。总之一句话,本王不需要接收任何腐朽的势力,请皇兄全部清扫干净,别再脏了我的刀。弟萧战拜上。”
随着威武侯的信读完,整个朝堂一片寂静,所有人的脸色难看异常,尤其是世家大族的代表们,原以为迎楚王登基,不仅能保命,以后地位也不会变,就算是跟随楚王的那些世家豪族们,也斗不过他们这些深耕胤都多年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