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
这小子,虽然皮是皮了点,但是正事上还是挺明事理的。
就在朱珪沉迷在自我陶醉中时,永琰继续说道:
“只不过弟子最近遇到了点问题,所以才会没心思学习。”
听到永琰的话,朱珪差点一头摔倒在地上,你傻?还是我傻?你听听这话,要多蹩脚就有多蹩脚,找个理由你好好找,你说这话谁信呐。
拍了拍衣袖,朱珪调整好站姿说道:
“既然如此,那么请十五阿哥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出来,说不定老夫能帮你解惑呢。”
“和我想的一样!”
然而永琰丝毫没有感受到朱珪话里话外的意思,反而是一脸认真的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学生就献丑了。”
说完,永琰就蹲坐在地上,拿起一块小石头写了起来。
“写好了,先生请看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刚写完,永琰就抬头看向朱珪。
“就这?”
本来朱珪还以为永琰会问出什么问题,原来就在地上写了一段满文。
要知道他可是清朝的进士,又是儒家大拿,这种满文对他来说绝对是小意思。
看着了一眼面带古怪笑容的永琰,朱珪毫不犹豫的开口道: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下》中的一段诗词。”
“那么,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永琰又拿起石头在地上划了起来。
看着地上永琰写的字,朱珪也没有多想直接回答道:
“你将他翻译成了汉语。”
“嗯,接着看。”
朱珪刚说完,永琰又开始写了起来。
写完后,永琰就将石头丢向一边,拍了拍手站了起来,一脸认真的看向朱珪:
“先生,我这次写的你看的懂嘛?”
别看永琰现在是一副认真的模样,但是实际上他心中快要嘚瑟的飞起来了。
要知道最后一段话是用简体字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