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做了一个梦,自己八岁登基,意气风发,可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太后,太傅掌握朝政,自己只是个傀儡而已。
没有办法,自己借着年少,向太后要了一些小太监帮自己收集些宫外的小玩意,母后答应了,但是太后接了赵王在身边抚养,这是什么意思?
自己只能更加的小心翼翼,从不在宫中谈论朝政,只是安心学习,可是赵王像一把剑一样悬在自己的头顶上。
终于赵王被落水了,自己的亲弟弟,他派人把自己的亲弟弟推下了水,十二岁那年,他随赵王一起死了。
他在太后面前孝顺无比,他在太傅面前,聪敏好学,他要活着,历史上被废的皇帝可没有好下场,他要积蓄力量,他晚上不敢睡觉,他怕梦见赵王。
终于他十六了,他派人在朝堂上试探,让自己勤政,自己被太后训斥了,在慈宁宫外跪了一天,他告诉自己要隐忍。
终于他十七了,他又一次派人试探,太傅以陛下还未大婚为由拒绝了他的亲政,他不想忍了。
他不断的派人去蛊惑寿王造反,他不断的拉拢幼军的勋贵庶子们,拉拢不受人待见的皇城司,他不断的扩充内侍监,他就像黑暗中的老鼠一样,蚕食着大齐军权。
有一天他去太祖陵寝祭拜,回城时遭到刺杀,他知道他的年龄已经威胁到某些人了,她要冒险行事了。
他首先以内侍监,截断大同与京城的联系,再由皇城司伪造军报,幼军一部分隐藏的军队假扮难民,他成功了,但是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太傅还不能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寿王在东厂的鼓动下造反,他顺势掌控备倭军江南大营。
科举舞弊案,由东厂负责以雷霆之势拔除了太傅张琪圣的遗党,清洗了朝堂。
就剩勋贵,九边军队了,他以勋贵嫡子宿卫宫禁来掌控勋贵,以勋贵庶子组成的幼军来拉拢勋贵,现在勋贵还算听话。
九边却成了一个难题,统兵大将成了土皇帝,各个养寇自重,拿着朝廷的军饷养着自己的私兵。
刘佳行过礼,拦住周内侍,
“陛下说过,宫中若有变,就急招二爷入宫宿卫太子。”
周内侍说完,把一张圣旨和铜铸虎符交给刘佳,就快步离开了。
刘佳赶宣武门,将虎符交给沈炼,禁军迅速行动起来把守京城各门,京城实行宵禁。
刘佳领着亲卫们回到皇宫,将太后护送回慈宁宫,从皇后手里接过太子,抱着太子守在皇帝榻前。
太医满头大汗的说:
“陛下伤了心神,老夫已经行了针,今晚陛下醒过来就无大事,若是醒不过来…………。”
刘佳看着皇帝躺在榻上,面无血色,心中也是焦急不已,他啥都不懂,要是陛下万一。
皇后也被内侍请回了坤宁宫,宫外也是暗流涌动,各文武大臣也是彻夜难眠。
宫内,皇帝睁开了眼睛,看到的是顶盔掼甲的刘佳,怀里抱着正在睡觉的太子刘哲,面露欣慰之色,希望自己没有相信错人。
刘佳看到皇帝醒来,急招太医进前查看。
“陛下已无大碍,安心静养,不可大喜大怒。”
刘佳也是松了一口气,让人传军令,解除备战,禁军大部回营。
皇帝坐起身,周内侍急忙上前伺候,刘佳说,
“万望皇兄保重龙体。”
皇帝拉着刘佳的手,看着熟睡的太子。
“朕只是睡了一觉,做了一个梦而已。”
“朕想百年之后交给太子一个干干净净的天下,朕会保重的,你也累了一晚上了,回去休息吧。”
刘佳急忙把太子交给周内侍,把虎符圣旨交还给皇帝,行礼告退了。
“怎么样,辅臣的表现。”
周内侍让人将太子送回坤宁宫,
“陛下,二爷进宫后,领了圣旨虎符后才去调兵,多是李将军麾下,安排完军务后,让人送太后,皇后回了各自寝宫,二爷则抱着太子殿下守着陛下,看样子也是惶恐不已。”
“惶恐就好,惶恐就好啊。”
皇帝按了按头,喝了太医的药又睡下了。
看着刘佳出宫,文武官员们都松了一口气,慢慢也都忙碌起来了,好像什么事也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皇帝大病一场后,手段温和了许多,各监军太监也陆续被调了回来,各边患也慢慢平息。
刘佳觉得怎么看都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气氛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