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件事上,做的最好的一点就是洛君华属于刺杀,厉夏完全可以装作不知道。·y_u+e\d!u`y.e..+c?o.m/
反正就是死不承认,这种事情根本就不能承认,猜测终归是猜测,在这件事上面,炎国虽然获利最大,但耀国和顺国不也获利了嘛。
所以这件事还可以继续掰扯一下,估计这件事之后,洛君华也会被墨家和儒家之类的恨死了。
这家伙也是一个狠人,在孤臣的路上越走越远,就担心自己死的太轻松了,完全不给自己留退路。
为了仕途,为了功劳,这底线越来越没有下限了。
如果只到这个地步,那么洛君华只能算是狠人,但是绝的是,他可不仅仅做了这点动作。
例如陌国二公子,四公子的死。
他给厉夏上书,没有说太多,但是厉夏看出来了,这两人的死,和他都有一定的关系。
这家伙真的是胆大包天,斩草除根啊。
表面上事情还算是完美,至少这二人的死亡,都有太多的证据跟炎国没关系,二公子是在争斗中,被三公子示意手下做的。
四公子是在逃离王都,在野外被三公子的人马埋伏杀死的。~e/z\k!a/n.s`.!c?o?m+
这已经定性了,但是洛君华的战报,却提到了这些,很明显跟他是脱不了关系的。
关键是洛君华做的这些丑事,他都跟厉夏交代了。难不成还想让厉夏夸他不成,搞得厉夏知道了这个秘密,也非常的头疼这件事。
估计是为了防止厉夏的猜忌,毕竟这件事做的确实有点过了。
看到陌王的结局,一旦厉夏猜忌的话,那么洛君华的仕途就没有了,他当初投靠厉夏的意图,就是为了仕途,目标非常的明确。
这些年也一直在认真做事,同样是为了这个目标。
他不贪财不好色,就是痴迷于仕途。
厉夏也是人王,一旦猜忌的话,为了防止步陌王的后尘,很可能要对他动手,他也是向厉夏表明,他只能依附厉夏存在,永远不会背叛,厉夏想要杀轻而易举。
同时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厉夏帮忙遮掩。
他知道,这件事以后,墨家和儒家之类的大家,估计都不会放弃这个机会,而对于他的处置,全看厉夏愿不愿意保他了。
厉夏愿意保他的话,他最多被警告一下,或者说稍微惩处,以后就平步青云了,如果受不了压力,那么洛君华这次栽了。?k!e~k`a+n/s\h?u~.·c¢o`m?
他在赌,赌厉夏会保他。
而他也赌对了,厉夏确实保他了。
保他就要承认他的功劳,承认士兵的功劳。
如果厉夏问罪他,那么那些士兵算是什么,他们听命行事,不仅没有功劳,难不成还能算作谋反吗?
厉夏也做不出把几千士兵推出去顶罪的事情,更做不出到嘴的肉吐出来的事情。
所以洛君华第一次上书,刺杀了陌王的事情,厉夏就直接把上书给压下来了,连王后姬茹嫚都没有告诉。
没有留存不说,还直接给毁了。
如今这次是对整个陌国事的汇报,毁掉是不可能的,不然史书上关于陌国的收复原因,就会变成空白。
容易引人遐想,这不是做贼心虚,故意抹去嘛,就算是白的也给你抹成黑的了。
可是又不能正大光明的记载,不然洛君华肯定是保不住了,洛君华是炎国的大臣,他是厉夏派过去的,代表着炎国的颜面以及态度。
这不就是告诉别人,洛君华这么做,代表着官方的态度嘛。
所以厉夏很头疼,不断的思考着善后事宜,原件肯定要毁掉的,但是需要重新把这件事给润色才行。
关键是这件事厉夏就算是发火,也只能在心里发火。
不能告诉别人,自己为什么发火吧,都说出来了,还如何善后,以至于厉夏心里憋的着实难受。
为会盟做准备的厉夏,又不得不熬夜重新誊写了洛君华的战报,准备交给库房保存。
就为了让战报看起来更加的合理,厉夏又熬到了后半夜,不断的斟酌用词,淡化了二公子和四公子的存在感。
主要写了陌王的事情,这件事还在调查,没有给出结果之类的。
人王病死没事,老死没事,被异族杀死还能算作英雄,唯独不能是刀剑杀死,厉夏更不允许是被炎国杀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