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77章 风起!大明兴,南王帝!

第77章 风起!大明兴,南王帝!

老朱才迫切希望自家能出一个读书厉害的后代,狠狠打那些读书人的脸。

也因为如此,朱允熞才成为老朱心中的骄傲。

神童之名,早已响誉整个大明。

如果说之前两次写诗,还有人质疑是别人代笔,质疑是老朱“造神”。

集贤楼的即兴题诗,则是彻底让他们闭上了嘴。

谁不知道南王殿下有惊世之才?

谁不知道南王殿下诗词天赋天下第一?

他来给学子们讲课,自然没有人敢质疑。

不过,让学子们想不到的是,朱允熞今日来讲课,讲的并不是诗词歌赋,而是复式记账法。

“本王已向奏请朝廷,先行在应天府成立税务所,专管征收商税事宜。”

“此事与寻常八股科举要求大不相同,本王决定先期从你们当中,挑选人才,担任僚员。”

这句话一说出来,下面的学子们顿时来了兴趣。

读书是为了啥?

科举是为了啥?

不就是为了做官吗?

虽说在老朱手下当官,属实是有点惨,但还是有无数的人前赴后继,抢着参加科举,以求谋得一官半职。

现在能有一个机会,不用去考举人,考进士,就能直接当官,除了极个别自视甚高,一定要谋一个“正途”出身的少数天才,谁还不愿意呢?

现代税制是非常复杂的。

要在大明建立起符合未来时代发展的新型税制,首先需要的,就是培养税收人才。

朱允熞本来并没有将这个作为重心,他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比如尽快发明定装弹,再比如制造宝船出海等等。

毕竟,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也是基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

没有相应的生产力水平,很多看似很美好的制度,都是空中楼阁。

但理想和现实总有区别,眼下他要站稳脚跟,首要解决的,还是将加征商税的事,快速落实,办好。

故而,培养相应的税收人才,就成了当务之急。

要不然,放任那些衙门的人去下面按原来的老办法收税,好事都能办成坏事。

朱允熞侃侃而谈,将如何厘定税赋,如何开发票,如何管理,复式记账等一一向学子们讲述。

而与此同时,就在他讲课的时候,金陵城中,一道关于他的谣言,已是不胫而走。

南王乃天降神童,帝君临凡,当立为大明天子。

鱼市上,一名渔夫正在宰鱼卖。

一条活蹦乱跳的鱼被一刀切开,里面竟然露出一块油布条。

这一幕顿时吸引了周围众人的注意,大家纷纷围了上去。

渔夫似乎也是吃了一惊,鱼肚子里面竟然有东西,这可是从来没见过的稀罕事。

当着围观众人的面,渔夫打开油布条,只见上面写着几个字。

旁边有识字的读书人当即念了出来:“大明兴,南王帝”。

刹时间,那名书生脸色大变。

“这是什么意思?”渔夫很是不解。

“陛下刚刚封了四皇孙为南王,听闻是一个神童,了不得啊!”

“这话的意思,是咱大明当兴,南王要当皇帝?”

“这可不兴乱说啊,要杀头的。”

“怕什么呢?南王又不是外人,不也是朱家的子孙吗?他当皇帝,也没啥不对啊!”

“我听说陛下本就有意立他为皇太孙,只是朝堂上很多大臣反对,才没有立。”

“南王执掌应天府,对那些商人征收重税,真好啊!我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猪狗一般低贱的家伙,为何却能那般富有?朝廷早就该对他们课以重税。”

“说得不错!如今南王开放行商资格,只要领了税证,都能行商,再也不用受那些商人的盘剥,大好事啊!”

“我看南王真的不错,他才七岁,写的诗词就非常了不得啊!”

“岂只是了不得,我听书塾里的教书先生说,南王殿下的诗词天下第一,旷古绝今。”

“对对对,我也听说了,“滚滚长江东逝水”……写得真的好啊!咱老汉虽然不识字,但一听也觉得写得太好了,可比那些酸臭秀才的诗强多了。”

“那是,现在讲三国的说书人,哪个不是开头就先来这么一段?”

“你们说,南王这么厉害,他当了皇帝,咱老百姓是不是就都会过上好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