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追寻天理,乃是因为其从本心出发,一心向善,而非如教徒一般,不知其所为究竟为何!”
“刻苦读圣贤书者,再不济也不会沦为狂悖之徒!”
“既是天理,也是人欲!”
“陛下真正的本意,乃是让心学与理学争辩出一个胜负来!”
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任何遮掩。
符合儒家经义,毕竟儒家一向重视百姓,更是以仁为核心,其目标就是要治理天下,以达万世太平的地步。
翌日。
而到了元朝,虽然被立为官方正统学说,但可惜元朝的时候蒙古人其实对儒家并不怎么上心。
程朱理学真正迎来发展,乃是在明清时候。
“存养而意诚,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此乃大善!”
只见方孝孺引经据典。
道:“还请陛下准许!”
老朱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皱。
而又是否需要灭掉?
方孝孺冷汗一下子掉了下来,他蓦然发现,原来理学当真已经不再适合如今之大明!
有太多太多的东西,理学无法阐述!
而同样产生这般明悟的人,不仅仅只有方孝孺,更还有下方的群臣百官,以及上方的老朱。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正是发明这些的工匠,敢想敢做!方才能够创新出新的工具,让无数新奇之物出现在我大明!”
可现在……看着朱允熞一副精神焕发的样子,方孝孺心中就不由感到害怕。
“也好让殿下明悟,我理学之妙处,百倍胜于心学!”
可导致这件事物出现的本心,却是因为想要偷懒!
这究竟,是否属于人欲。
战胜朱允熞的同时,将朱允熞从太孙之位动摇下去,换上一位支持理学的藩王。
原来,这才是心学的意义。
而且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孤问你,陛下可曾有过任何一个时候,称理学胜于心学?”
“而你之理学,在宋朝时,也并不得志!而在元朝,更是游离于朝廷之外!”
一副袖手旁观的样子,看样子,似乎是打算两不相帮。
朱允熞淡淡一笑。
旋即又转而说道:“那便让孤给你解释解释吧。”
想到这里,方孝孺悬着的心,稍稍放松了一些。
“差之甚远!”
到时候,等老朱不在了。
说罢。
“搞什么嘛……”徐妙锦不满的嘟囔道:“好不容易见一面,却还是什么都不知道。”
“所谓理学,不过是一堆糟粕的集合体!”
自然惹得老朱不快。
不像是要朱允熞说服了老朱的样子。
但方孝孺仔细想了想。
程朱理学,在宋朝混得可当真不是太好,就连朱熹的日子,过得也不咋地。
整个人神采焕发,仿佛现在身处险境的人,并非是他自己,而是其他人一般。
读书轮无疑是能帮助百姓改善生活,有助于太平的存在。
直言道“陛下,理学与心学之争,今日该分出一个胜负了。”
因为理学的核心,在天理,在人欲。
此乃大善之举。
奉天殿。
让在朱允熞身后的群臣猜测,是不是陛下同太孙殿下的关系修复了?
到底是殿下同陛下认错服输……还是殿下说服了陛下?
“臣有一言,请陛下,以及在场的诸位大臣评判!”
不过无论是哪一种结果。
不过这时候,老朱扮演的角色并不允许他说话,方孝孺的对手是朱允熞!
“论由来,心学同理学一般,皆由来已久。”
但就算是最恶劣的结局,徐妙锦也愿意陪朱允熞一同承受。
“非是天理,非是人欲。”
而方孝孺则是急着站了出来。
急不可耐的还击道:“理学与心学之争,早就落幕!”
极容易陷入到刚愎自用的境地,无法省察己身。
又或是想看看,朱允熞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老朱自无不可。
这才逐渐发展到了封建礼教的程度!危害华夏,荼毒百姓,罪不可赦!
“而今日,便是孤代表心学,胜你理学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