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的细作在大秦势力渗透中亚三国时已经悄然布局,在接收到大秦帝国最新的密令后,他们的任务是挑动大月氏与大夏国、大宛国之间的战火。
这些潜伏于各国之间细作,开始散播谣言,制造摩擦, 而大秦帝国秘密从西域都护府中抽调少数精锐部队提前潜伏到中亚地区,伪装成大月氏的军队袭击了大夏国和大宛国的军队,然后又伪装成大夏国和大宛国的军队,袭击了大月氏的军队,终于成功地引爆了这场预谋已久的纷争。
大月氏,这个曾经安静的国家,被迫卷入了这场战争的漩涡。面对大夏国和大宛国军队联合的进攻,大月氏虽然实力是三国中最强的,抵挡住了二国联军,但处于下风。
因为这些年大月氏跟大秦帝国关系密切,国王禺益把他的女儿嫁给了大秦太子赢承为妃,因此,禺益手下的臣子有人建议派遣使者到大秦帝国咸阳请求大秦军队的援助,进攻大夏和大宛。
但禺益担心把大秦帝国引入中亚三国的纷争,可能是引狼入室,最终连自己的国家都被大秦帝国所吞并,所以一直犹豫是否向大秦帝国皇帝扶苏发出援兵申请。就在这时,他收到了大秦帝国即将派遣使者来访的信息。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咸阳宫中,扶苏也在为出使大月氏的使者人选而苦恼。扶苏在跟大臣们定下中亚战略后,就一直在考虑此次出使大月氏国使者的人选,这人要精通纵横之术和辩术,能够随机应变,确保能说服大月氏国王禺益,保证大秦的中亚战略落实。
大臣们纷纷推荐了几个人选,但扶苏总觉得他们无法胜任这一重任,便否决了。这时太子赢承向扶苏推荐了他的辅臣蒯通。
听到这个有点熟悉的人名,扶苏瞬间想起了前世看过司马迁史记的记忆。蒯通,是一位精通纵横之术和辩术优秀人才,他先是协助陈胜手下大将武臣不费一兵一卒收复赵地三十几城,后又说服韩信放下顾虑进攻齐地,齐地顺利收复后,蒯通在劝说韩信造反不成后,便假装疯子离开做巫师去了。
韩信被杀前说出后悔不听蒯通的计谋,导致蒯通被刘邦下令通缉,最终被抓捕要被诛杀,但蒯通面对刘邦临危不惧,利用他的辩术,以天下未定,各为其主的原由说服了刘邦放过了他。
扶苏对这位蒯通的辩术和纵横之术的能力是非常认可的,于是便对蒯通委以重任,任命他为出使大月氏的使者,率领数十位随从和护卫出使大月氏,负责说服大月氏国王禺益同意联合大秦一起出兵瓜分大夏和大宛的领土。
蒯通领命后,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启程前往大月氏。经过两个月的旅途跋涉,蒯通率领的使者团终于抵达大月国。顾不上旅途劳累,蒯通赶紧派人请求觐见大月氏国王禺益。
大月氏的王宫虽然没有大秦帝国咸阳宫的巍峨壮丽,但在中亚地区也是算的上比较体面的建筑了,此刻的王宫内却笼罩着一层阴云,国王禺益眉头紧锁,正为如何应对大夏和大宛的联合进攻而苦恼。
就在这时,传令官来报:“启禀国王陛下,大秦帝国的使者蒯通已到王宫之外,请求觐见。”
禺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下令:“快请使者进殿。”
片刻之后,蒯通在王宫侍卫的引领下走进了大殿。他身穿一袭华贵的衣裳,头戴高冠,举止间透露出一股从容与睿智。他向禺益行礼后,便开门见山地表明了来意:“尊敬的国王陛下,大月氏是我大秦帝国的姻亲,现在大月氏面临大夏、大宛两国的联合进攻,我大秦帝国不能坐视不理,看着大月氏被二国吞并;
其次二国此次联合进攻大月氏,导致中亚地区战乱,严重的影响了我大秦帝国丝绸商路的利益,我大秦子民对此深感不满,因此,我大秦皇帝陛下特派我来此,希望与大月氏联手共同抵御大夏和大宛的侵略。”
禺益听后并未立即表态,而是沉吟片刻后说道:“使者所言,本王已知晓。但大秦与我月氏相距甚远,联合出兵恐怕并非易事。”
蒯通微微一笑,从容应对道:“陛下所言极是。然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大夏与大宛狼狈为奸,企图瓜分中亚,这对大月氏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我大秦帝国虽然远在东方,但一直关注着中亚的局势。我们愿意伸出援手,与大月氏共同抵御外敌。”
禺益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之中。他知道蒯通所言非虚,大夏和大宛的联合确实给大月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然而,他仍然担心大秦帝国的介入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蒯通见禺益犹豫不决,便继续说道:“国王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