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围读很快过去,即将开始正式拍摄。
演员演戏不是按照剧本一个情节一个情节连贯的,顺序都是被打乱。
大部分都是一个场景的戏份一次性拍完,这样不仅节约时间,换服装也方便。
第一场戏,是丞相府被冤枉,全家流放之际。
傅清璃被将军之子,于归所救,沦为一介平民。
于归将傅清璃带回将军府,于将军和将军夫人对他的做法很不满。
于夫人甚至认为是傅清璃勾引了自己儿子,想要害死他们全家。
饰演于归的演员就是江铭。
于归对傅清璃心生爱慕,本来已经打算让他娘亲去提亲,结果没想到出了这一回事。
相府入狱后,将军府是绝对不会让傅清璃进门的。
哪怕知道丞相是被小人所害,但事实真相未查清,傅清璃就是戴罪之身。
如果被人查到,将军府私藏罪犯,还是通敌叛国的相府之女,下场比起丞相府不会好到哪里去。
退一步说,相府还是以前的相府,于归和傅清璃也不可能在一起。
将军府手握重权,丞相百官之首,一文一武如果喜结连理,任何一位帝王都不会允许。
不是害怕,只是不会让这么一个危险冒出来。
这也是傅清璃从世家贵族沦为平民的根本原因。
于归原意是让傅清璃换一个身份嫁给他,他可以保她一世荣华富贵。
反正见过傅清璃的人并不多,所以带了她回府。
傅清璃不喜宴会,从小到大很少出门,丞相也将她保护的很好。
哪怕宫宴,傅清璃不愿意去也不会勉强,圣上更不会在意一个臣子的女儿是否在场。
其他人也乐意如此。
先不说看在丞相的面子上,宫里有人的也担心傅清璃万一被看中,无论是进宫还是进太子府,都不是好事。
要知道以她的身份那绝对能当得起太子妃。
此前傅清璃并不知道于归的想法,如若知晓,她一定不会踏进将军府大门一步。
傅清璃很感激于归救了她,不是她怕死,只是想还自家一个清白。
在将军府见过了冷眼后,傅清璃才真正意识到,此时的她,人见人厌。
最终只能求上太子,太子是个是非分明之人,也是他求情,她的父母亲人才得以保全性命。
当今天子夏桓妃子不多,太子生母已故,乃薛皇后之子。
薛皇后故去后凤位空缺,后宫一直都是冯贵妃在掌权。
薛皇后是当初夏桓还是太子时娶的太子妃,两人年少相识,彼此心悦。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幸福的日子。
后来先皇驾崩,夏桓上位,几位王爷逼宫造反。
是诸位大臣和夏桓的私军力挽狂澜,击退敌军。
薛皇后也是因为给夏桓挡了一剑,香消玉殒。
心爱之人因自己而死,可想而知这对夏桓打击有多大。
颓废了好一阵。
当时要不是太子年幼,夏桓真不想当这个皇帝。
他宁愿当一个闲散王爷,和薛氏双宿双栖。
夏桓登基后,追封薛氏为皇后,夏凌宣立为太子。
当时他膝下只有夏凌宣一个儿子。
还有一个先皇赐的侧妃所生的一个女儿,夏和嫣。
那时的他虽贵为太子,也身不由己。
皇后去世,皇上下令,后宫三年不选秀。
三年后,大臣以皇上子嗣单薄为由,冒死谏言。
希望能广纳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
冯贵妃也是这个时候进宫的,她父亲当初平乱有功,为了不寒大臣的心,封为贵妃。
再随意挑选了几名美人,先皇的妃子不愿留下的早已放出宫,可自行婚配。
不想出宫的也是锦衣玉食,让人好生伺候着。
除去几位太妃,目前后宫女人一共也就不到二十人。
贵妃是在入宫的第二年才生下了一位皇子,夏禹辰。
夏凌宣从立为太子时就被夏桓抱上龙椅听政。
夏禹辰出生的时候他已经十岁,天赋异禀,多智近妖。
大臣们上的奏折都是直接送到东宫。
一开始他批注完夏桓会过目一遍,不出几回,夏桓就直接让太子处理了。
只要不出大纰漏,小问题也是给他攒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