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巫师的祈祷似乎颇为有效,至少这一路来,始终风和日丽。为了尽量不扰民,行经路线选的多是乡间小道。
眼下正是早春时节,虽然偶有料峭,但总体是微风和煦的。乡间的田间地头,满是新绿,总有些花草率先冒头,散发出的鲜草香和花香,时不时飞入锦熙的鼻腔,让她的心情瞬间飞扬起来。她的脑袋依靠着皇帝的肩头,不知不觉竟睡了过去。锦熙不得不承认,或许皇帝在别人眼里是懦弱窝囊的,但他却能给锦熙满满的安全感。锦熙自己也分析过其中的原因,除了身份滤镜,锦熙觉得这原因大部分还是因为自己从小缺失父爱,皇帝对自己的宠爱,恰好弥补了自己缺失的父爱。这种无关风月的情感,让锦熙很是留恋。
不知不觉,外面已是星光点点,一行人已经来到卞凉境内,这是彻底离开了京都地界。卞凉是夏辽的农业重地,区域内百姓多以农桑为生。可以说夏辽一半的粮库都是卞凉供给的。汴凉太守知道皇帝要来考察此地,早就做好了迎接的准备。
“臣等恭迎皇上、灵王,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灵王千岁千岁千千岁。”卞凉太守率领当地官员侍绅,隔着车轿,跪了一地,无人敢抬起头来。
“丫头,醒醒。”皇帝轻轻地在锦熙耳边嘀咕道,“咱们要下车了。”
锦熙方才清醒过来,她不住揉了揉眼睛,“陛下,这是到哪儿了?”
“卞凉,”皇帝说着,便拉着锦熙下了马车,接受当地官员的叩拜。
灵王、宫妃、王孙、朝臣也纷纷下车。
“你们都起来吧。”皇帝说完,当地官员才敢起身回话。
“陛下,下榻之地微臣已准备妥当,不知陛下等是否要移驾,先行休息,以解舟车劳顿之苦。”太守躬身问道。
此时不远处的夜空中,突然窜起一股火龙,火龙之后传来阵阵嘈杂声,仔细听来,似在唱歌。
“太守,这是何故?”皇帝指着远处的火龙问。
“启禀陛下,这是咱们当地在烧火龙,为了迎接接下来的春种,我们都会筑火堆,众人围火堆唱祝歌,以此烧死害虫,祈求来年丰收。”太守答道。
“哦,这我知道,以前在军中,我们也常围火高歌,可有意思了。”站在人群中的侯君排风突然插话道,“要不,皇上,咱们也去凑个热闹吧。”
侯君排风这么一说,众人皆来了兴致。
“侯嫔这提议甚好,灵王你觉得呢?”皇帝望向灵王。
灵王瞥了一眼锦熙,她脸上也满是期待,于是灵王心甘情愿道,“了解一下当地风俗,也是好的。”
“可微臣尚未准备,怕乡间莽夫冲撞了诸位,”太守不免惶恐。
“什么冲撞不冲撞的,真实自然才好,否则出巡意义何在啊?”皇帝既然都这么说了,太守也只能领着众人前去烧火龙。
众人到时,红龙已经烧完,早就化作一个大火堆,零星老农和农妇正围着火堆,将农家山芋埋入土堆中。
只听得其中一个老农扯起嗓子唱道,“今夜俺们烧毒虫啊,明年赢个丰收年啊。你问满地金黄是个甚啊,我家娃娃靠这娶婆娘啊,啊哟喂。”老农皮肤黝黑,火光映衬下,却眼冒星光,很是精神。
这淳朴的歌声,打动着众人,也让众人不知不觉绕着火堆围了一圈,颇有夜间歌会的味道。
“老人家,身子骨可好啊?”皇帝笑问道。
老农虽不知眼前的是皇帝,但从眼前人的华服和谈吐可知,定是位贵人,便有些拘谨道,“老叟年过七旬,没啥大灾大病,刚纯是我胡唱,贵人莫要见笑。”
“老人家唱得甚好,何来见笑之说啊。”皇帝依旧笑意盈盈。
“陛下,臣妾也想献丑一曲。”侯君排风早已跃跃欲试。
“行,你唱吧。”
只见侯君排风周身一转,摆出个拼杀的姿势,扬起左手,便来了段豫剧 《穆桂英挂帅》,“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又披上了身。帅子旗飘如云,斗大的穆字震乾坤,上阿上写著浑天侯,穆氏桂英,谁料想我五十三岁又管三军哪。都只为那安王贼战表进,打一通那个连环战表要挣乾坤。”
此段唱罢了,众人心里皆暗自叫好。
“唱得好,唱得好,未曾想侯嫔你竟藏着这等功夫。”皇帝忍不住夸赞道。
“谢陛下夸奖,陛下您有所不知,有这隐藏功夫的,除了我,在座还有很多人。”侯君排风冲着锦熙挑了挑眉。